1、单选题 读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流入该农业区的河流其水源主要来自2.该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的种植的农作物是3.该农业区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化
D.湖泊水
E.玉米
F.水稻
G.小麦
H.棉花
I.台风
G.梅雨洪涝
地震
泥石流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1.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河为季节性河流,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内流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水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该地区位于山麓冲积扇地区,夏季气温,山区融化的冰雪融水多,可能引起泥石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以下各题:
1.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四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②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
C.③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汛期短
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E.①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F.②地区——黑土侵蚀、森林的破坏
G.③地区——酸雨危害、土地盐渍化
H.④地区——干旱风沙、土地沼泽化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①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②地区位于华北,不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③地区位于四川盆地,河流含沙量小,汛期长;④地区位于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2.①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所以A项正确。②地区主要是水土流失;③地主要是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④地区主要是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O区在我国没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2.我国东部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E.A-B-F-E
F.P-J-F-D
G.A-G-F-D
H.D-E-L-M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可知各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O地区应该是亚热带荒漠气候(是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处延伸部分,一般书上也称为热带荒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那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全年降水少,形成亚热带荒漠气候,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常年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可见纬度位置不是主要原因,所以A错。同纬度的地区,有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等地形,可见地形不是主要原因,B错。这类气候在大陆内部也有分布,所以洋流也不是主要原因,C错。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在亚热带地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而没有形成荒漠,所以海陆位置的影响是主要原因,D对。
2.结合我国东部地区受海洋影响大,主要是湿润、半湿润区,从南向北图示的四种温度带都有,即有热带湿润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中温带半湿润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所以A对。在我国东部地区没有热带干旱区、亚热带半干旱区,所以P、J错。亚热带没有半湿润区,G错。中温带没有干旱、半干旱区,L、M错。所以选项B、C、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如下图,黄河中游沿岸某城市附近河段河流水质(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及含沙量)季节变化明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简述A、B两曲线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该河段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表示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B表示河流含沙量季节变化
(2)夏秋季节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对污染物稀释作用大,污染物浓度低;或答:冬春季节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对污染物稀释作用小,污染物浓度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地区与所在省份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安徽——庐山
B.江西——桂林山水
C.山东——黄山
D.四川——成都平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庐山位于江西;桂林山水位于广西;黄山位于安徽;成都平原位于四川。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