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临海地区,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产业传递、对外服务和辐射功能日益增强,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材料二:
? 滨海新区按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一轴(沿京津唐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
一带(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三个城区(建设以塘沽城为中心、大港城区和汉沽城区为两翼的宜居海滨新城)和七个功能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化工区、中夕商务区、滨海物流区、临空产业区和滨海休闲旅游区)。
材料三:
左图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规划与开发设想图》,右图为《天津滨海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图》
? 
(1)根据材料,概括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的“一轴”、“一带”,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
(3)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的“七个功能区”中,滨海物流区分布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中心商务区分布
?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滨海新区的建设,对天津中心城区的发展有何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l)经济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工业发展迅速),外贸出口总额迅速增长(外向型经济增长
? 迅速)。(任答2点)
(2)交通运输;沿海、沿河、沿铁路(高速公路);伸展
(3)地处河流下游、铁路沿线和沿海港口附近,交通便捷,便于货物的集散;地处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 迅速,货物集散量大;位于滨海新区的中心,交通干线的交汇处。
(4)分散中心城区和工业;减轻中心城区因为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带来的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扩大城市
? 化区域,提高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
? 2009年9月,川藏铁路正式动工。该线全线贯通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康定、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既有无限魅力又考验着这项伟大的工程。
材料三:
? 川藏铁路沿线自然资源富足,其中玉龙铜矿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铜矿床之一,探明储量达650万吨。川藏铁路的修建,还将打通我国与南亚的陆路经贸通道。目前西藏的亚东和聂拉木 口岸是我国通往南亚印度、尼泊尔的两个重要陆路口岸,拉萨通往亚东和聂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纳入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
(1)川藏铁路从拉萨到成都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一、二、三)级阶梯。填出序号代表的地形单元: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川藏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两例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二;横断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
(2)构成了西藏与内地的又一条通道,有利于西藏丰富资源的开发;为西藏与内地及沿海地区贸易发展和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沿线风景雄奇、秀丽,将成为新的旅游亮点;有利于藏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是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受冻土、高原缺氧和生态脆弱等问题的制约。
(4)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或者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2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图中数码①至⑤分别代表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虚线圈表示城市群的范围。

(1)概括图示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共同特点。(4分)
(2)三月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校园游人如织。写出武汉大学所处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并说明该类功能区的区位特点。(3分)
(3)全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3分)
参考答案:
(1)中心城市都为省会城市;都为交通便利之地;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都强;都位于地势平坦地区。(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地处文教区?文化教育机构和设施集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让已经进入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看每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都是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作为中国中部经济地带区,都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周边地区辐射能力强,图中主要铁路干线也经过省会城市,都位于当地地势平坦的地区.
(2)大学一般位于城市功能区的文化区.文化区主要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此文化区历史也较悠久,配套设施要集中和完善;有很多旅游人员,环境要优美、交通要便利。
(3) 推进城镇化要加大城镇的吸引力,中国目前大量农民工在城市里,但他们有很多后顾之忧,比如他们户口问题、子女就学问题、住房问题、他们与当地城市人口的同工不同酬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就会大大提高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就会加大城市化进程。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俄罗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可持续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标志着全球环境问题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大会呼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并通过了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中国也非常的重视环境,资源的问题,提出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于1994年3月发布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相关行动方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土地荒漠化包括: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④土地污染
⑤水土流失 ⑥沙尘暴2.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①干旱地区?②半干旱地区?
③半湿润地区?④热带地区?
⑤两极地区?⑥草原牧区?
⑦高山地区3.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破坏?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⑧太阳活动4.东胜、准格尔附近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
E.①②③④
F.①②③④⑥⑦
G.①③⑤⑦
H.①②③
I.①②⑤⑥⑦
G.②③④⑤⑥
③④⑤⑥⑦
④⑤⑥⑦⑧
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工矿开发
水资源利用不当
参考答案:1. A
2. B
3. A
4.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含义。土地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符合的是A项
2.土地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热带地区、草原牧区、高山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选择B项。
3.荒漠化形成是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所以符合的是A项。
4.东胜、准格尔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是工矿开发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