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A.洪涝、台风 B.洪涝与沙尘暴 C.地震、台风 D.旱灾、沙尘暴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经纬网图,判断此地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再据等高线判断出A地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山麓冲积扇,即黄河冲积扇地形区。A正确。
【小题2】图示地区为华北平原,春季雨季未至,气温快速回升,地表裸露(积雪融化),大气对流加强,多大风,沙尘暴多发,同时作物生长旺盛,农业用水需求增加,所以D正确。
【小题3】B 地区为山东丘陵,属暖温带。而甜菜适宜中在温带生长,柑橘、茶树适宜在亚热带生长。所以C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
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
【小题2】对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人民币风景图,可知甲图为巫峡,乙图为珠穆朗玛峰,丙图为为桂林山水,丁图为黄河壶口瀑布,甲图巫峡是由于地壳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形成的,乙图珠穆朗玛峰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产生挤压运动,地壳上升形成的;丙图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广布,该地降水丰富,由流水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丁图黄河壶口瀑布是由于流水的溯源侵蚀作用所形成的。所以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丙图桂林山水,选择C项。
【小题2】乙图珠穆朗玛峰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产生挤压运动,地壳上升形成的,地表形态又受到冰川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所以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是由于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B项正确。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位于(?)
A.河流上游地区
B.热带丛林地区
C.河流中下游平原
D.沙漠中的绿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河流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看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 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丙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_。
(2) 乙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该地的上覆岩层是_________________ (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4)某地质考察队从山体丁的A到B、C处沿图示直线依次钻孔取样,发现岩石的年龄关系是( )
A.老—新—老 B.新—老—新 C.年龄一样 D.由老到新
参考答案:(1) 向斜 断层 (2)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2分)
(3)外力沉积 (4) A
本题解析:(1)图示丁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丙处岩层发生断裂并错位,故判断为断层。(2)图示乙处为背斜,其顶部的缺失主要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被侵蚀分析。(3)上覆岩层是沉积作用的结果。(4)沉积岩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由下往上沉积,故图示比较ABC所在岩层,AC所在岩层位于B所在岩层的下面,故判断岩石的年龄关系中间新两边老。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不同的地质作用判断对地貌的影响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图中板块共有
A.4块
B.3块
C.2块
D.1块
【小题2】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安第斯山脉
B.吐鲁番盆地
C.冰岛
D.日本列岛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板块张裂的生长边界处)、海沟(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从图中可见显示了一个张裂的生长边界和一个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所以涉及到的板块为3个B正确。
【小题2】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为陆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的形成为美洲板块和南极洲陆陆板块碰撞挤压所形成A错误,吐鲁番盆地属于板块内部凹陷所形成B错误,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处所形成C错误。日本列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形成的岛弧链,故D正确。
考点:考查板块构造及理论学说。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农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