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图为浙江省某市四个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些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的特点是2.促使这些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逐年减少
B.逐年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E.气候
F.地形
G.政策
H.熟制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通过图中四个农场的面积数值大小的变化,可以判断家庭农场的面积变化特点是逐年增加,所以B对。A、C、D错。
2.我国的家庭农场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中央有明确文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C对。家庭农场的面积变化与当地的气候、地形、熟制无关,A、B、D错。
考点:该题考查家庭农场及发展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多选题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自给农业
B.混合农业
C.密集农业
D.畜牧业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同时也是密集农业。(从生态学角度分类也叫生态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农业优势指数是指某省区的农业产值占该省GDP的比重,其比值越高反映了该省农业实力及其在地区经济中的贡献能力越强,读图,回答问题。
1.海南省农业优势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①光热丰富,气候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②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险冷藏技术的发展
③资金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④劳动力素质高,政策的扶持2.1990年以来,广东省农业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①城镇建设占用土地,农业用地减少
②政策优势下降,生产成本提高
③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导致农业减产
④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E.①②
F.①③
G.①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1.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为热带气候,故光热资源充足,作物可一年三熟;且随着交通和冷藏保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得以开拓,故农业优势明显。
2.1990年由于海南省设经济特区,故经济建设加速,故主要从社会经济建设对农业的影响角度考虑,①③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中,设C为市场,M1、M2为原料供应地,假如生产1吨产品需要M1提供1.5吨原料,M2提供0.5吨原料,从节省运费的角度考虑,工厂P应设在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利用工业区位选择原理寻找最理想工厂工业区位的问题。从节省运费的角度考虑,M1提供1.5吨原料,运量最大,M2提供0.5吨原料,运量最小,产品运量居中,工厂P应离M1最近,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运费。从图上可看出,①最适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工资水平低
B.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C.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
D.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
E.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F.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G.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H.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成本比重最大的是原料,所以是原料导向型工业;乙是技术比重最大,所以是技术导向型工业。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的改善,原料对区位影响程度逐渐在减弱。选择A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