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①这天日出时间Q地比K地晚 ②过Q点的PQ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80° ③任何时候K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大于Q地 ④K地与Q地的日影朝向刚好相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已知PQ为晨昏线的一段,且与P点所在的纬线圈相切于P。当游客到达图中Q点时,当地地方时为16时,即为昏线。图示为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南纬20°。此时,游客刚好看到日落,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北京的白天可能正逐日变长,但是只是可能,不能确定,但此时不是观察南极极光的最佳季节,因为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期。
【小题2】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日出愈晚,故这天日出时间Q地比K地晚。Q点当地地方时为16时,PQ为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地方时18点所在经线是150°E,而非180°;任何时候K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大于Q地。K地与Q地的日影朝向相同。
考点:地方时;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光照图,回答:(6分)
(1)A地的日出时刻是 点钟,昼长 小时。
(2)当A地是星期四 8点钟时,B地是星期 的 点钟。
(3)此日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方时跨 个时区。
(4)有一架飞机从B地途径C地飞往D时,飞行方向为
参考答案:
(1)3 18
(2)三 14
(3)7
(4)先东南后东北
本题解析:
(1)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判断中心为南极点,相邻两条经线的间隔为45°,A点昼弧约为270°,昼长为18个小时,日出时间为3时。
(2)A地的经度为135°W,B地在135°E,两地相差18个小时,则B地是星期三的14时;
(3)90°E经线为0:00,为新的一天开始的地方,且北京属于新的一天,则新的一天所占的时区为7个;
(4)C离南极点更近,且由B到D一直向东,则由B到D的飞行方向为先东南后东北。
考点:光照图的判读
点评:光照图的判读在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属于最难的部分之一,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其中包括特殊的时间及地点,如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6:00、与昏线的交点为18:00;节气的判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为二至日;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为东经度等,需要多总结、多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北京时间3月21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日( )
A.广州日出比上海早
B.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
C.有太阳直射现象
D.北京白昼时间长于上海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100°E,0°)
B.(140°W,0°)
C.(140°E,0°)
D.(100°W,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故全球昼夜平分,故ABD错误。
【小题2】3月21日,该地正午物体影子为0,故判断当地太阳直射,当地位于赤道上,太阳直射发生于当地正午12时,而北京时间为13时20分,即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1小时20分,即经度位于120°E西侧20°.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地方时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春秋分日的全球昼夜长短状况,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判断当地纬度,利用地方时的差异计算当地经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产生了强磁暴,地球上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
据此回答(1)——(2)题。
(1)“太阳风”产生于太阳的
[? ]
? A、光球层
? B、色球层
? C、日冕层
? D、日珥层
(2)材料中所说的“不少地方”可能位于
[? ]
? A、意大利
? B、巴西
? C、埃及
? D、加拿大
参考答案:(1)C(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环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