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 D_________板块,E_________板块,F_________板块
(2)红海是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填字母)相互_________形成的。安第斯山脉在_____板块和_____
? 板块(填字母)相互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边界上。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多选)
[? ]
? A、高大的山脉
? B、巨大的高原
? C、深邃的海沟
? D、岛弧
参考答案:(1)太平洋;美洲;南极洲
(2)B;C(BC位置可互换);张裂分离;E;F(EF位置可互换);挤压碰撞;消亡
(3)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分析,b所在大洋洋底分属________大板块。(填选项) A、2B、3C、4D、5
(2)图中a处地处板块边界,这里的海底地貌是______________。c处主要的海底矿产资源是________。
(3)图中c处洋底年龄比a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国地狭人稠、资源匮乏,因而不断加大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力度、其最主要的利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对该同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海沟;锰结核
(3)轻;距离洋中脊近
(4)填海造陆;海洋交通;缓解人地矛盾;拓展生存空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图中气压带②为2.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低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E.风带①的气流性质为寒冷干燥
F.气压带②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
G.风带③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
H.地中海沿岸地区由风带①和气压带②的交替控制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和①③两风带的风向,可判定②为高压带,且两侧的风向不同,故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且风向向右偏,判断②表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2.结合上题结论,①表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出,吹向较高纬度,故温和多雨,A项错误;②为副热带高压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项错误;③应表示东北信风带,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C项错误;受①盛行西风和②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应形成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和对气候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并结合风向的判断方法:根据地转偏向力的不同偏向判断南北半球;并结合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示意欧洲部分城市冬、夏季气温状况。完成小题。
1.城市a~e2.影响城市a~e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大陆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
B.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全年湿润
C.年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
D. www.91eXam.org年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E.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F.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G.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H.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欧洲气候。
1.A项气候的大陆性自西向东逐渐增强;错误。B项西部地区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
响,终年温和湿润;东部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故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终年降水量少;故
B项错误。C项自西向东由于海洋性逐渐递减,大陆性逐渐增强,故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
递减。故C项正确。D项年太阳辐射量自西向东逐渐递增;错误。故选C项。
2.由于图示西部城市位于沿海,受海洋性影响强,终年在盛行西风控制下,形成温
带海洋性气候;而图示东部地区城市位于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影响,故形成温带大陆性气
候,说明影响温带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由
A.暖锋造成
B.准静止锋造成
C.快行冷锋造成
D.慢行冷锋造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每年的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滞,而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即使江淮地区形成较长期的阴雨绵绵的天气,即梅雨。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我国局部地区的特殊天气的成因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