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江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大量的岩溶地区出现的“红色荒漠”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而成的
小题2:江南地区的“红色荒漠”的形成主要因素是人为地滥伐森林,加上降水多,地形上的坡度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形成了难以恢复的“红色荒漠”
小题3:对“红色荒漠”的治理大力开荒种田是绝不允许的,彻底退耕还林也不现实,江南丘陵农业不可能以畜牧业为主,所以最好是进行综合治理。
点评:本组题是要考查考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及其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要求考生对本区域的区域地理特征比较熟悉,试题难度一般,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2)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适当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环境保护
B.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C.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公平
D.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开始于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对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E.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F.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G.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H.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为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人口的0—14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龄化问题突出,所以1982年人口老龄化比2009年低,故选B。
2.人口增长速度降低,选项A错误;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选择B正确;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选项C错误;无法看出25—59的劳动力资源数量,选项D错误。
考点:本题组考查人口金字塔图判读。
点评:本题组考查人口金字塔图判读。解答本题组需注意:我们平常见到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一般为左侧为男性人口,右侧为女性人口,而本图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为2009年数据,这就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考查考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运动》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