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自然灾害中,最有可能因人类活动诱发的是
A.台风
B.海啸
C.暴雨
D.泥石流
 
	        2、单选题  不属于因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而诱发的自然灾害的是
[? ]
A.某些地区大骨节病和地方性甲状腺病多发
B.热带、温带近海海域赤潮多发,鱼类大批死亡
C.内陆河湖水华暴发,生产生活用水恶化
D.土壤中铅和农药残留等成分偏高,居民癌症发病率增加
 
	        3、综合题  图16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 
2010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发生了较严重的冬春连旱。专家评价此次大旱已经达到“极端气候”标准, 50年一遇大旱 。
(4)写出旱灾带来的主要影响,简述为了减少本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4分)
 
	        4、单选题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图3),回答1-3题。

图3
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          D.用水季节变化
2.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
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落后地区
C.东部平原地区        D.盆地高原地区
3.衡量旱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人口密度?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③经济发展水平?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作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