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内容的正确叙述是
[?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2、关于图中①、②各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①层大气出现逆温层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为?,B为??。(4分)
⑵A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降低)。(2分)
⑶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全球变暖出现在?层。(2分)
(4)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晴朗的大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对流层,平流层(4分)
(2)地面?降低?(2分)?
(3)B? A(2分)
(4)A?散射(2分)
本题解析:
(1)A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为对流层;B的平均高度在50—55千米,为平流层。
(2)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3)平流层22—27千米处有臭氧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对流层。
(4)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对流层;晴朗的大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大气垂直分层”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大气对流层厚度的大小与气温高低呈正相关,因此,对流层大的厚度存在明显的纬度差异。据此回答。
一架飞机保持12千米的高度从赤道上空飞往北极上空,飞行员途中的感受是
A.一直平稳
B.一直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
D.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 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绕地飞行45圈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面,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据此回答下题。
在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依次穿越哪几层大气层?
[? ]
A、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
A.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