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2019-06-28 14:30:04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 小题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臭氧层破坏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各题
1.影响A处铁路分布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2.图中B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 B.地形 C.气候 D.人口 E.落差大 F.降水多 G.光照强 H.风力大
3、单选题 如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
小题2: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
A.罐头厂
B.啤酒厂
C.造纸厂
D.养猪场
4、综合题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


(1)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
苏州
徐州
面积
8848平方千米
11258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
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
地形区
?
?
气候类型
?
?
农业地域类型
?
(2)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对苏州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徐州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人口迁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华人餐馆遍布全球
B.巴西几乎拥有世界所有种族
C.中东石油生产国的崛起
D.道教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