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问题(12分)
style="shiti/img/20091028/20091028133811001.jp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1)用直尺等作图工具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并在地轴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 天日期是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
(3)比较A、B、C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自转角速度_________,自转线速度__________。
(4)晨昏线OP表示_________(晨线或昏线)。
(5)此时,C点地方时是__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__ 点。
(6)比较A、B、C三点的昼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该日,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12月22日,冬至,B=A=C,B>A>C;昏线,12:00? 20:00? C>A>B? A
(0°,23°26?S)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1)阳光的特征:与晨昏线相垂直;地球自转方面:自西向东;(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3)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极点外,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4)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OP由昼半球即将进入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5)图示C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时间为12时。C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0°,时间为12时,可计算北京时间为20时。(6)图示全球昼长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7)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8)图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即地方时12时的经线为0°.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

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D
B
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及下左图所示,纬线是直线,说明视线与地轴垂直;纬线m是一条直线,那应该从纬线m所以的纬线圈所在的平面上看下去,故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见下右图)。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由题图及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又因为n为昏线,N在昏线上,此时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N地为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如图所示,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热少雨。火险等级高,选项B正确。由上题及图分析,显然S地的白昼比N地短,选项A错误。因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冬季的低温干燥季节,选项C错误。因此时北半
球为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较大,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应该处于一年中的最低值期。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若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6分)读下图(图中粗线表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此时,①~④点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点有?。
(3)下列有关②③④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点位于②点的正南方向
B.③点和⑤点同时看到日出
C.②③两点之间的经度跨度比④⑤两点大
D.②③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比③⑤两点短
参考答案:(1)(23°26′N,20°E)?(2)①<④<②<③?①②③?(3)C
本题解析:图中等太阳高度线的圆心就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该地为23°26′N,20°E,图中距离等太阳高度线的圆心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此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昌克罗十三塔位于秘鲁沿海沙漠地带的一座矮山山顶,呈南北方向排列,每座塔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观测点。2012年6月20日6时28分(地方时)在Q观测点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2012年夏至日为6月21日。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M点位于Q观测点的2.下列关于昌克罗地区在未来两个月内昼夜长短状况及正午十三塔影子长短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E.昼长夜短逐渐变长
F.昼短夜长先变长后变短
G.昼长夜短逐渐变短
H.昼短夜长先变短后变长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2012年6月20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北,6时28分(地方时)在Q观测点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正值日出,M点位于Q观测点的东北方向,故答案选D。
2.昌克罗地区位于南半球,这一年夏至日为6月21日,在未来两个月内太阳始终直射在北半球,该地昼短夜长,当日为6月20日,夏至日6月21日正午十三塔影子达到最长,随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正午十三塔影子逐渐变短,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公转速度最快的点是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公转轨道上,近日点速度最快,冬至日离近日点最近,所以速度最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