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8 14:34:15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图3:“某地区城乡人口构成图”,回答问题
1.由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地区2.图中的城乡人口构成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国家中的 A.城市化水平为80% B.城市人口有50万 C.有10%的人口住在小城市 D.人口密度很大 E.印度 F.中国 G.巴西 H.法国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人口的比重是4050=80%?,城市人口的比重代表城市化水平。选择A项。 2.城市化水平80%,城市化水平高,是发达根据的特征。所以选择D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 M 为纬线,弧线 N 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甲、乙两点所在经线为 120°E,甲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40°。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60°W,20°S) B.(l20°E,20°S) ? C.(120°E,23.5°S) D.(60°W.20.5°S) 小题2:若图中乙点此时太阳高度是 10°,则乙点的 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A.76.5°S37° B.80°S 10° C.80°S30° D.76.5°S 10°
| 小题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B.先东南后东北?C.自东向西? D.先东北后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甲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该纬线是出现极昼现象的最低纬度,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0度,则此时太阳直射纬度20°S;甲、乙两点所在经线为l20°E且纬线圈以内为极昼现象,则120°E的地方时为0时,即太阳直射西经60度。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0°,乙地为0时,太阳高度为10°,则其正午太阳高度为30度,纬度应为南纬80°。 小题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①、②所在直线与纬线的关系可知飞行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4分)图13为“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其中30°N纬线上由10°W向西到155°E为夜半球,同时72.5°E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简述你的判断理由。(12分) 小题2:图中A地位于C地?方向。此刻:北京时间为?,3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1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0°S,72.5°E(4分) 经度的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此时昼半球的范围是从10°W向东到155°E,其中央经线为72.5°E;(4分)? 纬度的判断:由于72.5°E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此时只有CD段为黑夜,即为极夜的范围(2分);CD跨纬度20°,所以太阳直射在20°S。(2分) 小题2:西南(3分)? 15:10(3分)? 20°W向东到lO°W或10°W向西到20°W(3分)? 155°E向东到160°E或160°E向西到155°E(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关键是看懂图和题干中信息,并能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光照图,就能很快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小题2:由上题可知72.5°E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此时只有CD段为黑夜,即为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在20°S,则C点的坐标为(70°N,72.5°E),因而图中A地位于C地西南方向,此刻72.5°E为12时,北京时间为15:10,根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和图中昼夜分界可知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lO°W或10°W向西到20°W和155°E向东到160°E或160°E向西到155°E两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某纬线圈,其纬度数为φ°,该纬线圈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D日。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A.北纬(90-φ)° B.南纬(90-φ)° C.北纬(23.5-φ)° D.南纬(23.5-φ)°
|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为(?)
A.(D-1)日9时
B.(D-1)日3时
C.(D+1)日9时
D.(D+1)日3时
小题3:若φ<69,则此时我国南极中山科考站(69°S,75°E)太阳高度为(?)
A.(90-φ)°
B.(69-φ)°
C.(23.5-φ)°
D.(75-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恰好发生极昼的纬度是互余关系。根据经度的分布可知是南半球。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75?E是0时,那么北京时间(120?E)是3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D日,75?E是(D+1)0时。北京时间(120?E)是(D+1)日3时。
小题3:此时我国南极中山科考站(69°S,75°E)太阳高度也就是0时的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地某日树影变化,F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当地17时的树影,F2与F1等长。读图完成下来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1小时
B.F1 、F2与ON之间的夹角相同
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2点
D.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北
小题2:若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则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是南半球低中纬度地区
B.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
C.此时节易受冷锋影响
D.主要农业类型是小麦种植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F2与F1等长,说明F2为当地日落时的树影,已知该地日落的时间(当地地方时),可以推算该地当天的昼长:(17-12)×2=10小时。当树影朝向N时,是该地中午,为12时,但是当地地方时,而非北京时间。F1为日出时的树影,朝向西北,太阳在其反方向,所以该地日出方向为东南。日出、日落与正午对称,所以B项正确。
小题2:该地该日昼长10小时,昼短夜长,说明是该地的冬半年,若是南半球,正午日影应该朝南,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与图示不符,所以A项错误。该地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该植被通常发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下,非洲西海岸没有此种气候,所以B项错误;该种气候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主要的农业类型不是小麦种植业,多为水田农业。图示该地为冬半年,冷锋活动较多,所以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