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d辐射增强 B.a辐射减少 C.c辐射减弱 D.b辐射减少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b、c、d依次为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高处不胜寒”说明了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高空离地面远,到达的地面辐射少。因此“高处不胜寒”表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辐射。
【小题2】“露水起青天”指该日早上有露水,则为晴天。晴天时,c大气逆辐射减弱,保温作用差,地面附近大气温度低,水汽易凝结而形成露水。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30°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B? )
小题2: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根据锋面气旋原理可知,东部为暖锋,西部为冷锋,故排除C、D;根据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甲地冷气团控制,乙地暖气团控制,结合锋面示意图,排除A。
小题2:据上题,甲地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沙尘暴由冷锋影响而成,排除A;乙地暖气团锋前,连续性降水,排除B;根据北半球气旋水平运动规律——逆时针辐合,故甲地为偏北风,乙地为偏南风,排除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1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1和图2可知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2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E.①增强
F.②增强
G.③减弱
H.④减弱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由图1可知,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是因为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变弱。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中央气象台于2013年9月30日—10月3日,一只气流由蒙古南下,我国自北向南出现小到中雨的天气过程。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图为雨区移至南京到上海之间时所作的垂直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小题2】伴随降水,还可能会发生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降低
B.气压下降
C.风力减小
D.出现霜冻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一只气流由蒙古南下,应该为冷空气,而且自北向南出现小到中雨,故应该为冷锋,南京纬度高,应该位于冷空气一侧,上海位于暖空气一侧,故选C。
【小题2】由上题可知,这是一次冷锋天气过境,伴随降水,还会出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增强。
考点:该题考查冷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个纬度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是大陆的西海岸形成了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温和降水特征只有B选项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就不会错答。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