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三地太阳光线都是从南方照射过来的,故三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三地中距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故三地纬度从高到低为①②③。
【小题2】此时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故白昼长度从短到长为③②①。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全球正好昨天、今天各占一半时,北京时间为
A. 昨天8点 B昨天12点 C今天8点 D 今天12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全球正好昨天、今天各占一半时,180°经线的时间为12:00,北京时间为今日8: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表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热量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的不同
B.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C.地表反射的不同
D.降水多少的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由于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有黄赤交角存在,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有直射和斜射的差异,阳光直射地区,单位面积获得的辐射多,获得的热量多。斜射地区,获得的热量少。所以太阳辐射的能量从直射点向两侧递减。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B对。距海远近、地表反射情况、降水多少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最主要原因。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如图所示区域为北半球,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该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A、C两点的经度差为60°,回答(1)~(4)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大圆为晨昏圈,图示区域为夜半球,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的线速度为0km/h,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完成问题
【小题1】R点纬度可能为 ( )
A.70°S
B.70°N
C.65°S
D.65°N
【小题2】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为( )
A.3日2时40分
B.4日21时20分
C.4日2时40分
D.3日21时20分
【小题3】有一架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沿图中虚线示意路线飞行至M点降落,则 ( )
A.飞机飞行方向先东北后东南
B.飞行中一直阳光普照
C.航线是QM两地间最近距离
D.飞机将飞越印度洋上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
【小题1】根据图示M点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则M点的经度为20°W或160°E;而图示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则PR、PQ应为0时和180°,则判断PM不可能为160°E,则为20°W,则PQ为180°,顺着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故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图示的P点为北极点,则R位于南半球,且R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切,故判断R点的纬度高于66.5°。
【小题2】根据图示PQ为180°,则图示PR到PQ的阴影部分表示4日,非阴影部分为3日,则图示PR的经度为160°E,时间为4日0时,故计算北京时间为3日21时20分。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图示极点为北极点,故从Q点向M点运动,始终向北飞行,A错误;图示区域为夜半球,故飞行期间始终位于夜半球,故B错误;根据Q点的经度180°,判断飞行将飞越太平洋上空,故D错误。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水的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