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在太平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岛上居民发现一年中有时甲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乙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同步日出。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间大约有一个月左右。(10分)

(1)甲地日出早的一个月日期大约是?到?。(何月何日)
(2)图中哪一区域的日出时刻,全年都不会比乙地早?在下图中作图说明。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的因素。
参考答案:
(1)6月7日; 7月7日 (4分)
(2)

(3)纬度;季节(直射点);(2分)
本题解析:
(1)甲岛在乙岛的北面,甲岛日出早于乙岛一月时间只有以6月22日中心的前后一个月时间,即从6月7日-- 7月7日。
(2)画出冬夏至日的两条晨线、图中两条晨线西面的区域日出时间都晚于乙岛。标出两角、标明阴影即为所示范围
(3)材料中决定日出时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②晨线的倾斜方向(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某校(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理课外小组,做了如下实践活动。如下图所示,在该校操场上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杆高为h,OP为旗杆正午的影子,OM垂直于OP,测得OP长度为一年中最长,且为h×cot30°。(8分)

(1)该小组晚上利用望远镜测得当地北极星的高度角,该角度应为________。(2分)
(2)M处有一高度为H米的楼房,若在其北面建一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不被M楼遮挡,两楼至少相距多远?________米。(2分)
(3)若在M楼楼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吸光板(真空管)合理的倾角为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4分)
参考答案:(1)36°34′ (2)H× (3)13°08′ 60°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及应用。(1)根据OP长度为一年中最长,且为h×cot30°,说明该日当地太阳高度为30°,而该日为当地一年中影子最长,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为冬至日,故利用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当地的纬度,北极星的高度即当地纬度。(2)材料反映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故计算H米的楼高的影子长为H* cot30°;(3)热水器的倾角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互余。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30°,最大为76°52"。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A、B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A _
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
(2)图中四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其原因是? __ __ _____?
(3)由C到D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处于C点时,哈尔滨、广州、新加坡、悉尼四地昼由长到短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点附近(填字母)。
(6)图中?点(填字母)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晨昏线和经线的关系是?
A.只有春分和秋分日才能重合
B.不可能重合
C.只有夏至日和冬至日才能重合
D.每天都要重合一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晨昏线和经线只有春分和秋分日才能重合。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某地某日内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该日太阳高度最大时物影朝向正南,完成问题。

小题1:当该地一日内物影最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23°26′N;30°W
B.17°S;150°W
C.23°26′S;30°E
D.17°N;15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