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洋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为东非高原,又因位于赤道附近,所以为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2】与该地区同纬度的主导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因该地地处高原,海拔高,所以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回答问题。
【小题1】图3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
A.8℃
B.I0℃
C.12℃
D.25℃
【小题2】图4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玻璃瓶具有保温效应,故能使瓶内气温较外面高,故判断为C项。
【小题2】全球变暖是由于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故导致大量吸收地面辐射,而加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气温升高,故选④箭头。
【小题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说明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即高空到达的地面辐射少,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图示各类辐射的区别。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A.a<b<c
B.f>g
C.e>d
D.d>e
小题2:图示关于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小题3: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盆地)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P点风向可知等压线区域为南半球低压槽,故a>b>c,A错误;河流流向和等高线凸向相反,B错误;因为位于南半球,等温线d>e,D正确。
小题2:因为等压线区域为南半球低压槽,可知中心锋面为暖锋,暖锋锋前降雨,P地位阴雨天气,M地位晴朗天气,M地位于暖气团一侧故M地气温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也高于P地。
小题3:等温线d、e东西方向上基本上和纬线平行,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则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3.若图示为表层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则②处可能为
A.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D.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E.丙代表沉积岩
F.丁代表岩浆岩
G.③代表变质作用
H.②代表重熔再生
I.加利福尼亚寒流
G.日本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巴西暖流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甲处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乙处受冷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比较,甲处气温比乙处高;甲处气压比乙处低;丙处气压比甲处低;丙处气压比丁处高。正确答案选D。
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岩,丁为沉积岩。①为重熔再生、②为冷却凝固、③为变质作用、④为外力作用。正确答案选C。
3.若图示为表层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说明甲、乙两地位于赤道,此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②处可能为日本暖流(太平洋)、墨西哥湾暖流(大西洋)。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一图多用”,涉及热力环流、地壳物质循环、大洋环流等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热力环流、地壳物质循环、大洋环流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面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________;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________。
(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________。
(3)读图c,一般是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________;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________(早、晚)于气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变化而有区别,________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________。
(4)读图d,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____。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
参考答案:
(1)B处 C处 (4分)
(2)升高 (2分)
(3)8~10 下降 晚 低纬度(热带) 减小(10分)
(4)冬 夏 增大 夏(8分)
本题解析:
(1)同一地,气压随海拔的升高降低,因此A和B相比,B处海拔低气压高。同一高度处,密度大的气压高,C和D相比,C处气流上升密度增加,D处气流下沉密度减小,因此C处气压升高。
(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地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3)从图中可直接读出,8~10时气压出现最高值。低层空气上升时,近地面因空气密度减小而气压下降;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之前,最高值出现在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晚于气温。从图C中可以看出雅加达气压日变化最大,莫斯科气压日变化最小,因此低纬度(热带)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减小。
(4)在图d的左下角有北半球不同地区气压随月份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2月、1月2月冬季气压值高,夏季气压值低。从图中可看出火奴鲁鲁的变幅最小,伊尔库茨克的变帽最大,可推出气压年变化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的变化和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工业生产活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