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内部
B.板块交界带
C.大陆的边缘
D.大河沿岸地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则多火山、地震。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形成火山、地震的直接原因为地壳运动,并能结合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O℃以下作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右图是我国春天开始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以下各题
1.影响我国入春时间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为2.图中等值线M的日期最有可能的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地形纬度
C.纬度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降水
E.2月14日
F.3月5日
G.3月15日
H.4月1日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分析能力(气候)。
1.入春时间直接反映了气温的差异;等值线分布的基本规律:由南向北逐渐变晚;反映南北方向温度的差异主要由于纬度高低影响;西部山区入春时间较同纬度地区晚,反映因地势高,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故入春 时间较晚。选B项。
2.M为闭合中心,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冬季受北部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故温度较同纬度地区高,故当地入春时间应交同纬度早,故只有A项符合。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B.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D.晴天的夜晚大气水汽含量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大气逆辐射弱时,近地面大气降温幅度快,容易使大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而出现霜冻现象。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某曰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2.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乙地狂风暴雪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丁地雨过天晴
E.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F.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G.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H.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为欧洲西部地区等压线图,根据等压线数值,可以判断甲处受低压中心影响,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气旋)气流运动方向是逆时针辐合,所以甲处吹西南风,A错。根据气压值判断出乙地是高压中心,气流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B错。根据图中的符号,和所在位置,可以判断丙处位于暖锋锋前,暖锋降水在锋前,且多连续性降水,C对。从图中可以看到,丁位于冷锋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此时雨带未到达,D错。
2.在不考虑地形等其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纬度相同的地方,日出、日落时刻相同,昼长时间相同,A错。欧洲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气温不会太高,气温年较差小,B错。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错。这里的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降水量季节变化小,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也小,D对。
考点:等压线判读,常见天气系统,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小题。

1.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2.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⑥⑤
E.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F.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G.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H.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可画出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其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结合图示③④位于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
2.图示①③洋流流向相反,为分流,而不能交汇形成渔场,B错误;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南美洲大陆西岸的寒流势力减弱,而赤道逆流势力加强形成南下的暖流而形成,故C错误;图示①为暖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而②为寒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故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D错误。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传递和交换,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世界大洋环流的模式图,可画图分析更加直观;结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