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风化侵蚀、重融再生 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 C.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安徽省黄山多球状“怪石”,主要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右图中a通过变质作用形成c,说明c是变质岩;岩浆可形成b,说明b是岩浆岩;则a为沉积岩。因此张家界和黄山的岩石类型分别是a和b。
【小题2】组成黄山的岩石为花岗岩,主要是岩浆活动过程中,岩浆侵入岩石圈内部而冷却凝固所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
【小题3】张家界的峰林是流水侵蚀作用中的溶蚀作用所形成的,而黄山的“怪石”是花岗岩球状风化所形成的。
考点: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 )
A.①岩
B.②岩
C.③岩
D.④岩
【小题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A.与太阳辐射无关
B.只发生在岩石圈内部
C.促进了三类岩石之间的直接转化
D.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火山口附近的岩石属于喷出型的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不能有变质岩或沉积岩形成,故在物质循环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可知是①岩为岩浆岩。
【小题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外力作用有关,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A错;岩浆来自于上地幔的顶部,且与地球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有联系,B错;三大类岩石中沉积岩、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C错;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中,通过地质作用形成了很多有用的矿物,如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等,所以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如图所示,根据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做震中。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材料二 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与震中到地震台之间距离的关系。
材料三: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3月11日 ,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日本地震厅)地震,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3月11日3月11日
(1)根据材料二和下表中P波、S波到达三城市的时间差,完成下表。(4分)
(2)地震发生的时候,在路上行驶的汽车会产生怎样的运动?在海上作业的渔船呢?(4分)
(3)日本多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2400? 3400(正负误差100)
(2)汽车会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摇晃?渔船会上下颠簸
(3)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或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二中的坐标图以及表中所提供的时间差,通过简单的读图和计算,可以得出B、C这两个城市与震中的距离。
(2)横波波速小,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波速快,能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因此在汽车上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摇晃;海上作业的渔船不受横波作用,只会上下颠簸。
(3)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因此日本多地震。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工业生产活动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