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1~2题。

1、字母M表示的环节是 
[? ]
A、新产品包装运输
B、产品使用回收
C、环境
D、原材料加工 
2、在清洁生产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 ]
A、从原材料开采环节评估 
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 
C、从产品废弃物处置情况评估 
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面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图,读图回答(1)~(5)题。(10分)

(1)图中A表示?系统,B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
(2)可持续发展中,?发展只是条件,?发展才是目的,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
(3)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生产和
?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4)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改善人类生活?,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5)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资源。
 
	参考答案:
(1)社会?经济?生态
(2)经济?社会?基础 
(3)清洁生产?适度消费
(4)质量?
(5)自然
	本题解析:
第(1)题,可持续发展包括三大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根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A表示社会系统;B表示经济系统;C为生态系统。
第(2)题,在可持续发展三大系统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只有生态稳定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系统提供资源,容纳废弃物;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途径,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保护环境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第(3)题,本题考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第(4)题,本题考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第(5)题,本题考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注意:能提供环境资源的是生态系统C;经济系统能为社会系统提供物质产品和资源等,故判断B为经济系统,A为社会系统。另外学生还需掌握掌握可持续发展三大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联系和不同的作用,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途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在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引入一个“绿色GDP”概念。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使人们不再关心经济发展速度 
B、提醒人们保护环境比经济建设更重要 
C、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D、全面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沿16°纬线某大洲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C山脉的成因是2.B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3.某人从A处先向南,后转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没有经过的自然带有
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岩层断裂抬升形成
E.热带草原气候
F.热带雨林气候
G.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H.热带荒漠气候
I.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G.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经度为西经,16°纬线可知该图为南美大陆,C山脉为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A对。

2.160W美洲大陆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B对。

3.从A处先向南,后转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经过的自然带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纬度不够高,没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D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气候与自然带、板块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0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4分)
(2)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
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治理的措施是?。(6分)
 
	参考答案:(1)(4分)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严重?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2)(6分) ③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加之降水丰富,酸雨危害严重?
④地区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土地遭受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植树种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走农林牧相结合的道路
	本题解析:(1)①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的草原牧区,故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从草原的过度破坏分析;②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其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干旱、风力强和植被少分析。(2)③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酸雨的形成主要从酸性气体的排放和降水丰富等分析。④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应结合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和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等分析。治理措施主要针对人为原因,从保护植被和工程建设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和形成原因,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