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3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9中右江的流向为?,判断的依据是?。(6分)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6分)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10。
(3)据图10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8分)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做起的作用是?。(3分)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11、图12)。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9分)
参考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水难以保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4)减小风浪,保护海堤。
(5)景区的吸引物(红树林或旅游资源):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红树林及生态环境仍会遭到破坏);旅游者(游客);提高了游客的观赏质量(游客不能接近红树林,影响了观赏效果);景区的服务业(保护区管理部门):合理利用了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加了收入(应更好地保护红树林,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每方面可以从正、反任一角度评价,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10年2月20日凌晨开始,持续数小时的暴风雨猛烈袭击马德拉岛,这是马德拉岛自1993年以来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强暴风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从全球性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此季节马德拉岛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此次暴风雨引发了?、?
??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3分)
(2)导致图中甲处一月0℃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有??、??
?。(2分)
(3)欧洲大陆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类型依次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分)
(4)图中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名称是??渔场。甲海域以东的半岛起伏较和缓,试分析其原因。(3分)
参考答案:(1)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1分)?滑坡(1分)?泥石流(1分);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北大西洋暖流 (1分)
(3)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温带草原(1分)?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减少(1)
(4)北海渔场(1分)?地处(亚欧)板块内部(1分)?形成时间早,外力(侵蚀)作用时间长(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1)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马德拉岛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暴雨容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图示甲地一月0℃等温线向北凸出“凸低为高”,判断该处温度较周围高,结合甲地的位置判断为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且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3)图示欧洲大陆自西向东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故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自然带的东西差异主要反映干湿度地带性分异,由于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而形成。(4)图示有北海渔场,由于北大西洋暖流与自北冰洋南下冷水相遇而形成。地形起伏主要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自然资源在我国的空间分布,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东部多,西部少;北方多,南方少
B、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分布区
C、煤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南方各省则极其贫乏
D、耕地集中在东部季风区,南方以旱地为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自然带属于______________。(2分)
(2)今年初,该地区由于降水偏少,河流水位下降,导致海水上溯,出现“________”现象,影响了饮用水质。对该现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图中阴影所示地区传统农业的特色是________农业,现在已为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禽畜等产品的出口农业所取代,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产品市场地域不断开拓。(6分)
(4)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能源供应一直紧张,今年还出现了“油荒”现象。为此,在继续发展_______等新能源的同时,还要加强跨区域调配能源的“________”工程建设。(8分)
(5)改革开放以来,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了_____________型加工业。近年来,该类产业逐渐向其北部山区转移,原因是那里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区位优势。(6分)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分)
(2)咸潮?(2分) ①建立预警机制?②采取调水以淡压咸?③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④ 节约用水(答对任两点得4分)
(3)基塘?交通运输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6分)
(4)能源消费量大?常规能源不足?核电?西电东送(8分)?
(5)外向?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较低(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图示区是我国的广东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降水少,河流水位低于海面,则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引发咸潮。对此采取的措施有: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等措施。
(3)珠江三角洲的传统农业特色是基塘生产。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市场地域不断开拓,特别是可以为北方冬季提供反季节农产品。
(4)图中的阴影所示区因能源消费量大, 常规能源不足的原因,发展了核电。同时还要跨区域进行能源调配,如西电东送等。
(5)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了外向型加工业,近年来该类产业向北部山区转移,因为那里有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少雨
B.青藏高寒区——高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炎热多雨
D.青藏高寒区——冰川广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东部季风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地处内陆,降水少,故气候干旱,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故气候高寒。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