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甲小于乙、乙位于山地迎风坡 B.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分别约900、1200mm C.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分别约500、300mm D.甲小于乙、乙离海比较近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阿拉山口—台北方向,纬度逐渐降低,一月均温呈上升趋势。根据0°C等温线大约在34°N经过,读图可以判断,a曲线是一月均温。阿拉山口到台北,中间经过青藏高原,所以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对应c曲线。西北地区人口密度低,沙漠区人口密度更低,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人口密度曲线波动最大,对应d。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对应曲线b。所以C对。
【小题2】从甲、乙两地分别向降水量曲线做垂线,从与曲线的交点向右侧纵轴做垂线,可以读出降水量值。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分别约500、300mm,C对,B错。甲降水量大于乙,A、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完成题。
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E.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F.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G.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H.水污染严重
I.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G.控制城市规模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优先发展工业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并结合各国人数进行计算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水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法国。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大约是美国的 9.62倍,接近10倍。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47倍,即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并不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而是因为人口总数少造成的。
2.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设备更新慢,再加上国民素质较低,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于其他国家。
3.依据上题分析可知: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具体措施是发展科技,更新设备,保护水源,唤醒人们的节水意识。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表格数据进行综合比较、计算等分析,并能结合我国的人口素质、技术等方面因素对水资源利用率的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A.俄罗斯的伏尔加河
B.美国的田纳西河
C.中国的长江
D.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河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处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该国进行了东水西调,以解决西部不资源短缺的问题,D正确。
考点: 跨流域调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和气温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小题2】该流域最可能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河流随着气温升高,流量增加,该河应是冰川融水补给。选B正确。
【小题2】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在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为主;地中海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区的河流以地下不补给为主。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河流补给与气候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等值线图》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