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8 15:22:35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 小题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地理位置差异 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联系。 小题1:①表示经济较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输送的区位因素,只有劳动力符合; 小题2: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面考虑,图示两区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资源等条件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另外,其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与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的是 [? ] A、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 B、德国的鲁尔区 C、美国的硅谷 D、北京中关村 2、下列关于焦作市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 A、发展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2.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 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 C.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 D.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 E.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F.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G.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H.彻底退耕还林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人为因素是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选择C项。 2.从“红色荒漠”形成的原因可知,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形成的。酸雨首先要从提高植被覆盖率入手。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江苏省2008年前三季度部分行业综合能耗增幅变动情况表
 材料二?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能耗增长情况对比图
 (1)表中_____行业节能降耗效果最明显,分析该行业在苏北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3分) (2)找出图中苏北、苏中和苏南同期耗能增幅变化的特点是,分析苏北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3)能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血液,从“开源”的角度谈江苏的能源发展可采取什么措施 。(2分) (4)与苏南相比,在苏北工业化进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 (1)纺织业(1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低廉;政策优惠等(2分,答对2点即可) (2)2008年前三季较去年同期相比苏北能耗增加;苏中和苏南下降(2分)?接受苏中和苏南高能耗产业的转移;科技水平较低,技术较落后;设备老化,耗能多;经济欠发达,更新慢(3分,答对3点即可) (3)开发新能源;能源跨区域调配等(2分) (4)工农业基础较差,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较低,观念落后;政府的决策水平与管理水平较低;科技与教育水平较低;人才较缺乏。(3分,答对3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纺织业的增长同比下降最多,节能降耗效果最明显。纺织工业在苏北地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为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低廉;政策优惠等。 (2)根据图示:2008年前三季较去年同期相比苏北能耗增加;苏中和苏南下降。主要原因是苏北地区接受苏中和苏南高能耗产业的转移;科技水平较低,技术较落后;设备老化,耗能多;经济欠发达,更新慢。 (3)江苏省能源矿产资源缺乏,从“开源”的角度江苏可以采取开发新能源;能源跨区域调配等。 (4)本题考查工业区位。与苏南相比,在苏北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业基础较差,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较低,观念落后;政府的决策水平与管理水平较低;科技与教育水平较低;人才较缺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垦殖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 C.大量开采矿产资源 D.发达国家把重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