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0年新年以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下图为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2月17日~21日海冰警报示意图(图中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读图回答题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是
[? ]
A、从南向北海冰面积递增
B、由东向西海冰厚度递增
C、海冰的厚度随海水深度而增加
D、海湾处海冰的分布面积大于其他地区
2、下列区域,不易形成海冰的是
[? ]
A、淡水注入的河口
B、风浪较大的岬角
C、风平浪静的海湾
D、深度不大的浅海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自然灾害】(10分)
近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据资料回答: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1)据图表找出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并分析其成因(6分)
(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干旱和洪涝(2分)季风气候的不稳定导致我国旱涝灾害较为频繁(2分)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是的旱涝灾害的影响加大(2分)
(2)管理者的理由: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2分),导致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也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2分)
本题解析:
(1)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可知,干旱和洪涝是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其原因从引起旱涝的原因及受灾体去分析。
(2)渭河流域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渭河洪水泛滥是因河流的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所引起的,所以管理者应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去分析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五省遭遇世纪大旱。云、贵、川、渝、桂等地持续少雨,气温偏高。此次干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1)重庆和四川雨水充沛,一旦有一个月不下雨便会发生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请简述原因。(4分)
(2)除了上述灾害外,该区域还有哪些自然灾害频发?(6分)
参考答案:
(1)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同等级的灾害,在人口稠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大得多。(4分。只要从两地差异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答其中的3项可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该表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形区不同地点某种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加权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 土质
| 植被
| 坡度
| M
|
①
| ★
| ★★
| ?
| ★
|
②
| ?
| ★★
| ?
| ★
|
③
| ★
| ★★
| ?
| ★
|
④
| ?
| ★★
| ★★★
| ★
|
⑤
| ★
| ?
| ★★★
| ★
|
★越多,表示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加权数值越大
(1)该灾害五个地点共同的致灾自然因子M是指什么?并指出五地中潜在危险最大的地点。(4分)
(2)说明④地公路建设中防灾措施的重点。(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暴雨(持续强降水)(2分);④(2分)
小题2:道路陡坡护坡(2分);封山育林,严禁破坏植被,广泛植树造林(2分);加强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M对各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影响都有作用,故判断为暴雨。结合植被与坡度信息判断④地区的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最大。
小题2:公路建筑中的防灾措施主要针对山区的护坡工程和植被保护分析,并结合非工程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利用表格资料分析,并结合影响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防御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赤地千里,饿殍载道”“……蔽日,声如雷,食尽稼,赤地如焚”的写照描述了哪种自然灾害( )
A.泥石流
B.农田鼠灾
C.蝗灾
D.水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灾害。根据题目叙述:“蔽日,声如雷,食尽稼,赤地如焚”表示的是生物灾害,蝗灾。干旱容易引起蝗灾。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