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减轻农民负担 | 
 了
了2、综合题  下表为湖南省南部某山区县1961~2001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 ? | 1961年 | 2001年 | 
| 耕地面积(k㎡) | 400 | 521 | 
| 森林覆盖率(%) | 36.79 | 20.46 |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 年降水量(mm) | 1   369 | 1   087 | 
|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  ) | 7.1 | 8.2 | 
| 水土流失面积(k  ) | 31 | 68 |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 人口(万) | 21.5 | 40.1 | 
3、综合题  2008年7月28日至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监督司和监管中心共同组织召开2008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稽察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对上半年稽察工作进行了总结。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3分)
(l)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4分)
A.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和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和_____工程。(4分)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7分)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河至_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水库至_____(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_____江和_____江至_____河。
(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4分)
4、单选题  长江中游地区受洪水威胁最大的特大城市是()
A.九江、南昌
B.武汉、长沙
C.重庆、沙市
D.宜昌、南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说出A处的地貌类型并描述述甲区域地形特征;据材料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11分)。
(2)该区域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在解决荒漠化问题措施中,人们认为种植草和灌木比乔木更有效,试分析原因。(8分)
(3)简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4)分析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10分)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