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之一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台风与寒潮
C.地转偏向力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三圈环流是地球对流层大气由于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假如没有地转偏向力,则地球的北半便只有一圈热力环流,正是因为有地转偏向力的存在,才形成了包括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三部分的三圈环流,C对。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原因,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 种,不属于三圈环流,A错。台风与寒潮是气象灾害,不属于三圈环流的因素,B错。因为有三圈环流的存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地区才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并随着太阳直射点做季节移动,不是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三圈环流,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三圈环流的成因、分布。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东南非洲部分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 卢萨卡(气象站位置:15.3°S,28.4°E,海拔1154米)与马普托(气象站位置:25.9°S,32.6°E,海拔44米)气候资料表

(1)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 。(2分)
(2)赞比西河是非洲第二大河,支流众多,但南北两岸支流不对称发育,支流多分布在
岸(南或北), a河与b河流均为赞比西河的支流,流量较为平稳的是 河。试分析马拉维湖对b河的水文特征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3)马普托纬度高于卢萨卡,但年均温却相对较高,根据材料二,试分析马普托年均温高于卢萨卡的原因。(4分)
(4)图示区域海岸线较为平直,这对当地气候有何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西高东低(2分)
(2)北 b 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减小(6分)
(3)马普托海拔低气温高;马普托位于沿海受沿岸暖流影响明显;(4分)
(4)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信风带来的印度洋水汽对非洲东南部影响范围较小),降水偏少;气温的年较差增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4分,从降水、气温两方面分析)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示区地势西高东低。
(2)读图可以看到,支流多分布在北岸。受马拉维湖调节作用影响,b河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流水侵蚀作用弱,河流含沙量减小。
(3)卢萨卡位于东非高原上,海拔较高,马普托位于沿海,海拔低,受沿岸暖流影响明显,所以气温较高。
(4)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信风带来的印度洋水汽对非洲东南部影响范围较小,降水偏少。海岸平直,受海洋影响小,气温的年较差增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河流水文特征,海陆轮廓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回答1-3题。
1.如果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则2.若该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3.若上图表示亚洲东部冬季风环流,则
A.F处气压比G处高
B.G处气压比H处高
C.H处气压比E处低
D.G处气温比H处高
E.②气流比较湿润
F.G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G.H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H.③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I.H处是陆地,G处是海洋
G.②气流水汽充足
H处是海洋,G处是陆地
G处为亚洲低压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1.A.由于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故海拔越高气压值越小,A错。B。G处盛行下沉气流,H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同一水平面相比G的密度大于H ,G 的气压大。C。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D。H处盛行上升气流,是因为其比同一水平面G温度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代表团的亚、欧、非考察路线图和活动区域。据此回答题。

小题1:导致沿途①和④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