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A.热岛效应 B.焚风效应 C.集聚效应 D.雨岛效应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该地区最高点位于第一幅图中,海拔大致范围在1500 m~1800 m。答案选A。
【小题2】北纬52°某地总体位于盛行西风带内,B点的位置位于山顶的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具有明显的焚风效应。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示意图及焚风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降水形成。图示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故多地形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
向,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E.②→①
F.①→④
G.③→④
H.③→②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故①④气压较②③低;水平方向上,等压面向上凸则气压较高,等压面向下凹则气压较低,判断气压②>③;④>①。
2.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环流,故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为:③→④→①→②→③。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压面的弯曲与气压高度和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并结合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画出图示可更直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体育专电:北京时间16日零点15分,当地时间15日13时15分,福娃在南极极点所在的标志——南极柱向全世界发出“北京欢迎您”这一冰雪纯真的邀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照片拍摄日期,图中南极柱日影变化是( )
A.不断变短
B.在不断变长
C.日影长度不变
D.日影在不断东移
【小题2】照片中,拍摄者或南极柱影子的方位是( )
A.南极柱影子指向正南
B.拍摄者位于南极柱东南
C.拍摄者位于南极柱正北
D.南极柱影子指向东北
【小题3】与图示地区相比,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
①3月份累计昼长短 ②7月份冰层厚度大 ③8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④ 9月份平均气温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南极极点处于极昼期,由于极点是一个点,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变,始终与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所以图中南极柱日影长度不变;由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运动呈顺时针,所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呈逆时针,所以影子在不断向西移,故选项C正确。
【小题2】由于站在南极点的任意一个方向都是北,图中南极柱位于南极点上,所以照片中,拍摄者或南极柱影子的方位始终在南极柱的正北,故选项C正确。
【小题3】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3月1日—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点及周边为极夜,所以3月份累计昼长短;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北极点及周边冰层厚度小;由于南极点附近海拔高,冰雪厚,气压低,所以北极点及周边8月份近地面气压相对较高;9月份北极点及周边大部分时间是极昼,所以平均气温比南极较高,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低压槽
B.四地中,④地的风力最大
C.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
D.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
【小题2】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甲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甲、乙两处天气系统比较,甲一定( )
A.气温低
B.风力大
C.降水多
D.气压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和形态,①地位于高压脊,A错。四地中,④地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B对。风由高压吹向低压,①、④两地的风向不同,C错。②地位于暖锋锋前,③地位于冷锋锋后,D错。
【小题2】甲是高压中心,过境前气压较低,过境时气压升高,过境后气压降低,曲线②对,B对。
【小题3】甲是高压中心,气温不一定低,A错。等压线密集区,风力大,B错。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C错。一定是气压高的地区,D对。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天气系统的特征,过境时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自然环境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