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 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们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1)形成“太平洋垃圾岛”的垃圾主要来自
[? ]
? A、航行于海上的各类船只
? B、沿海陆地上的生产活动
? C、地上生活活动丢弃的垃圾
? D、废弃船只上难以分解的塑料制品
(2)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岛”的主要洋流可能是
[? ]
? A、北太平洋暖流
? B、加利福尼亚寒流
? C、阿拉斯加暖流
? D、北大西洋暖流
(3)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
? A、海洋动物吞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
? 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
? 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
? 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
参考答案:(1)C
(2)A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新年以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下图为我国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2月17日-21日海冰警报示意图(图中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是
[? ]
A.从南向北海冰面积递增
B.由东向西海冰厚度递增
C.海冰的厚度随海水深度而增加
D.海湾处海冰的分布面积大于其他地区
2、下列区域,不易形成海冰的是
[? ]
A.淡水注入的河口
B.风浪较大的岬角
C.风平浪静的海湾
D.深度不大的浅海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1年4月 1日12时起,珠江流域首次实行为期两个月的禁渔期,禁止一切捕捞作业。珠江流域禁渔的最直接意义是
[? ]
A.提高珠江水质
B.减轻咸潮发生
C.提高渔民收入
D.保护渔业生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灾害中,由海洋水循环引起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石油污染
C.赤潮
D.厄尔尼诺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1953—1970年,日本的“水俣病”产生的原因是(? )
A.汞污染
B.食物中毒
C.海水富营养化
D.镉污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就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患者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如突发性惊吓、两眼斜视、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口腔张开而不能说话;有的小孩眯着眼睛发出狂笑,不能自已。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痉挛、麻痹、意识障碍等急性发作,并很快死亡。除人体受害外,动物如猫的中毒表现也引人注目,主要是集体向大海狂奔,即所谓狂猫跳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