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与地图》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在乙处可看到甲地 B.甲、乙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600米 C.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且流向为自西向东 D.图中河流的主干由南向北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坡度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进行判断,密度越大坡度越大。便道①②③④中,④处的等高线是最密集的。
【小题2】甲处和乙地位于不同方向上的山坡上,其间有山脊阻挡,所以在甲处不能看到乙地,A不正确。根据图中比例尺可计算出水平距离约为600米,B答案正确;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原理,丙处为谷地,可能有河流发育,根据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C正确;根据干支流分布,可知图中河流的主干由南向北流。
考点:等高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山峰右侧等高线稀疏,为开阔地,后等高线密集,地形陡峻,平坦地形阻挡了观察视线,故A不能看到。
考点: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如图为某科研机构为研究大西洋上的飓风而绘制的大西洋部分海区日平均由海洋输往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m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海区的值可能是2.导致上题所示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230
B.180
C.110
D.90
E.地热
F.洋流
G.太阳辐射
H.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断和气温影响因素。
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判断A海区的数值大于100小于125。
2.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流经A海区,暖流具有增温作用,故A海区输往大气的热量相对较多。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小题2】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A.1.2℃
B.1.2℃~2.4℃
C.2.4℃~4.8℃
D.0℃~2.4℃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A点在两座山峰之间,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为鞍部,A错;B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地,B对;CD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起,为山脊(分水岭);EF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为山谷(集水线),D对。
【小题2】由图可知,等高距为200米,故B山峰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A左侧山峰在1200—1400米,根据交叉相减,两者之间的高差为0—400米,根据每升高海拔100米,温度下降0.6℃,所以两者之间的温差在0℃——2.4℃。故选D。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点评:3.根据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起为山谷,向低处凸起为山脊;山峰为闭合等高线且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4.根据两地海拔,计算相对高度,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
A.Pa>Pb>PC. B.Pa<Pb<PC.
C.Pb>Pc>PA D.Pb<Pc<Pa
【小题2】当图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小题3】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太阳耀斑爆发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点升起
D.太阳直射北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判断:Pa>Pb>Pc。
【小题2】图示中,北半球出现强大冷高压,应为冬半年,而泥石流的出现需要强降水为动力,一般出现在夏季。
【小题3】此时为东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故D错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为7月初,北半球的夏季,故A错误;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点升起,说明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特点,故C错误;有可能出现的为B。
考点: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域文化对人口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