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慢一些 B.快一些 C.一样快 D.不能判断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月球和地球运动。
小题1:月球公转的周期约为27天7小时,故可计算月球公转的角速度。
小题2:月地平均距离约38万公里,故2010年中秋时,为月球距离地球的远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较慢。
小题3:材料反映2010年中秋为秋分日,故全球昼夜平分,上海昼夜等长;上海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夏至日;错误;满月时,日月为此起彼落;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①A.23°26′N? B.46°52′N? C.66°34′N? D.90°N
②A.90°N? B.66°34′N? C.23°26′N? D.0°
③A.0°?B.23°26′N? C.90°N? D.66°34′N
④A.23°26′N? B.46°52′N? C.90°N? D.66°34′N
参考答案:②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和读图分析能力。根据题意和图中信息,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C曲线12点太阳高度为90°,故C点为23°26′N,此时北极圈上为极昼且12点时太阳高度为46°52′对应B,北极点上为极昼且太阳高度为常数,对应A,赤道上昼夜等长,故D为赤道,因此选②。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
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确的是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57秒发射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 da段
小题2:月球比地球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
A 月球距太阳比地球近 ?B. 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包围
C. 月球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 D. 月球热容量比地球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小题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b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夏至日;d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冬至日,则c表示秋分日,a表示春分日;故10月1日位于cd段。
小题2: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气温高,晚上没有大气逆辐射,故气温低,故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巨大。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