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用量增长过快③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十分迅速,并将高铁技术输往海外。1.下列交通工程项目中,能对国家新规划的江苏沿海开发区经济发展有力支撑的是2.2011年初,我国与位于西亚地区的伊朗达成修建高铁的协议,在伊朗修建高铁,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杭州湾大桥
B.沪京高速铁路
C.崇启大桥
D.沪杭高铁
E.台风频发
F.泥石流频发
G.水土流失加剧
H.生态环境脆弱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
1.直接影响江苏沿海开发区的交通线为崇启大桥。
2.伊朗位于西亚地区,台风发生于太平洋沿岸,故不可能有台风危害。
点评:考查对区域的了解,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甲和图乙为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记录的我国某城市相关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甲分析,解决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有?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积极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③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④所有车实行单双号出行?
⑤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2.若该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结合图甲、图乙判断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可能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E.0~4时
F.6~9时
G.10一15时
H.15~19时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必须要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①对。积极推广电动汽车,并不能减少汽车数量,不能缓解交通拥堵问题,②错。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数量,可以减缓交通拥堵问题,③对。一些急救车辆、公安、消防车不能实行单双号限行,④错。读图,交通拥堵最严重的时段是8:00或18:00,即上下班高峰时段,错开上下班高峰,也能减缓交通拥堵,⑤对。所以选D对。A、B、C错。
2.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是汽车尾气排放多,空气对流最弱的时候,读图甲可知,上下班高峰时,交通拥堵,尾气排放最多,读图乙可知,0点~9点时段气温最低,空气对流最弱,但是0~4时,尾气排放少,A错。而6~8时正是上班高峰,拥都导致尾气排放多,B对。10~15时,气温高,空气对流强,污染气体易扩散,污染不是最严重,C错。15~19时,空气对流比早晨要强,污染相对较少 ,D错。
考点:城市交通布局,城市环境问题及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E.1000米
F.2000米
G.3000米
H.4000米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判断处于温带地区,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上界北坡比南坡高,推断北坡为迎风坡,由此该地应位于南半球。故选C
2.该图中还没出现雪线,以雪线(0℃)计算,山体相对高度=
×1000=2000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3分)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3分)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3分)
参考答案:
(1)人口增长、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参加国际协作。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
(1)直接读图即可,注意“当前”;
(2)人口问题是引起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3)结合图示,并借鉴课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控制人口;实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