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转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转晴,气温转低,气压升高 D.转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P点风向垂直于槽线,天气系统中心为低气压,则气压a>b>c,故A错误;读图中河流所在地为山谷地形,可判断海拔g>f,故B错误;根据P点风向的偏转方向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故气温e<d,故C正确D错误。
【小题2】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可知,PM两地之间有冷锋存在,此时M地位于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随着天气系统北移,M地将受冷锋影响,天气转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B正确。
【小题3】M地位于冷锋锋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多晴朗天气,云层的保温作用弱,日较差大;P地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且多阴雨,云层的保温作用强,日较差小,故M地气温高于P地,日较差M地高于P地B正确。
考点:锋面,低压中心,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9月国家领导人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行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2】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导致此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都在在北温带,不可能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该自然带分布在30-40°的大陆的东岸。B不可能,选B。
【小题2】读图, A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受到了暖流影响,增温增湿。B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受到了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所以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D对。
考点: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
A.8月 2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小题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地形
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D.地形、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向北增加为北半球,所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此时月平均温度大部分在20℃以上,应该在夏季,故月份应是8月,排除选项C.D;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此时图中海洋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陆地,应该在夜晚,故选项A正确。
【小题2】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的分布,陆地与海洋上的温度差异是由于海陆分布不同造成的;在图中39°纬线的西部,等温线发生呈半封闭状,愈向中心,温度愈低,如下图,说明地势愈高,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甲图表示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的时间为( )
A.6时—8时
B.8时—16时
C.18时—次日6时
D.16时—次日8时
【小题2】产生甲、乙两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乙图中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气压低,气流上升,受热多,说明此时为白天,对应甲图中的8时-16时。
【小题2】甲乙两图所示现象为热力环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海陆温度差异。
考点: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广东沿海地区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某些时段,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出现“冒水”现象,人们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的形成原因是( )
A.暖湿气流侵入
B.寒潮过境
C.台风即将来临
D.冷空气南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暖湿气流侵入时,空气湿度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高,当水汽遇到冰冷的地面及室内墙壁时,就会凝结到上面。
考点: 我国的气候变化规律
点评: 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