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实线可知,甲地黄土表面高度为845~850米之间;根据图中虚线可知,甲地黄土底层高度为805~810米之间,故甲地黄土层厚度为35~45米之间,故选D。
【小题2】读图可知,丙地为冬季风的迎风坡,不适合人们居住,丁地位于阴坡,光照条件不好,采光条件不好,不适宜人们居住;甲地位于上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乙地位于阳坡,且位于迎风坡,气温和降水适宜,且黄土层较厚,故适合人们居住。
考点: 该题考查等值线示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大有可能是( )
A.450米
B.550米
C.650米
D.750米
【小题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甲村比乙村更容易形成城镇
D.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图例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山峰的海拔高度900-1000米,桥梁海拔约300-400米之间,所以相对高度可能是500-700米,B对。
【小题2】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根据左下部分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流向是由西南流向东北方向,A错。根据图中图例可知,该地区是东西南三面高,北部低,B错。甲村位于河流下游地区,且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开阔,比乙更适合发展城镇,C对。该地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影响,B地位于背风坡,C地是迎风坡,B地夏季降水量小于C地,D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②300<M<400?③100<N<200?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高低判读遵循“遇高则高,遇低则低”的原理,等高线示意图中,已知a > b,如下图所示沿甲、乙两个箭头方向可以判读地形变化趋势,甲箭头方向海拔由b升高到a,根据“遇高则高,遇低则低”的原理,则M高度应大于a,所以M为M为山坡上的小丘,乙箭头方向海拔由a降低到b,根据“遇高则高,遇低则低”的原理,则N高度应小于b,所以N为山坡上的洼地,故答案选C。
小题2: 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图中等高距为100m,M处比等高线a高,海拔高度应该是:a+100m>M>a,即400m>M>300 m, N处比等高线b低,海拔高度应该是:b>N>b-100m,即200m>N>100 m,答案选C。
小题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应该相同,同为小丘或同为洼地,当闭合等高线同为a时,则M、N处的海拔都高于等高线a,则两地同为小丘,当闭合等高线同为b时,则M、N处的海拔都低于等高线b,则两地同为洼地,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