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时,其时间从10月向1月接近,而1月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速度较快的点,由此可见此时公转的速度是加快。故选A。
【小题2】10月介于秋分和冬至中间,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而且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故选择C。
考点: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绘成下图,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最高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
(2)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是 。
参考答案:
(1)9 23 这一天甲乙两地昼夜等长,这天甲地太阳高度最高值比前一天小
(2)0°,50°W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的昼长为12小时,应该为两分日,此时我国太阳高度角在变小,说明为秋分日。
(2)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当乙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为24点,则12点所在的经度为50°W。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影响各地所得热能的季节变化,导致地球四季的形成。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11月3日19:05,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上演,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本次日食过程中,内罗毕(东三区)人们看见月影扫过太阳表面方向可能是( )
【小题2】月影在地表的移动速度大大超过地球自转速度,日食时间持续时间往往很短。法国曾有天文学家乘坐超音速飞机追赶地表月影,使当时他的观测时间延长到了74分钟。采用此法延长日食观测时间时,飞机的飞行方向一般应是( )
A.偏东
B.偏西
C.偏南
D.偏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和太阳,其视运动方向均为自东向西,与此同时,月球还以自西向东方向绕地球公转,因此,相对于太阳而言,月球视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月影扫过太阳表面的方向大致自西向东,此时内罗毕区时为14:05,太阳位于偏南方向,观测者右手侧为西。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月影扫过太阳表面的方向大致自西向东,则地球上月影移动方向为自西向东,飞机飞行方向为偏东。
考点:太阳系中天体运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6月22日至9月23日:(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B.汕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
D.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6月22日至9月23日,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由长变短,A错。汕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高→低 ,B错。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C错。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间约在7月初,D对。
考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地球运动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