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图》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图中河流的流向应是 A.偏西、偏北 B.偏南、偏东 C.偏北、偏东 D.偏南、偏西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比例尺的缩放。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正方形,则图中正方形的边长变为以前的
倍,所以新图的比例尺为原图的
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示:乙线路全程只跨过一条等高线,所以起伏最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河流发育在山谷位置,山谷等高线往高处凸,所以河流的流向为偏南,然后偏东。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地貌景观及特征是2.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岩溶地貌峰峦林立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C.青藏地区雪山连绵
D.沙丘地貌串连分布
E.冰川侵蚀
F.流水侵蚀
G.风力堆积
H.海水堆积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关键是误认为岩溶地貌只存在于云贵高原上,而忽视岩溶地貌地区分布的广泛性。此外海拔高度是本题部分同学猜对答案的一大重要钥匙所在。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数值为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最高处为282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000米,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沙丘地貌多见于西北内陆地区,也属于第二阶梯,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故BCD均不符题意。岩溶地貌并不仅仅在第二阶梯的云贵高原上,第三阶梯的江苏宜兴、南京汤山也有岩溶地貌,海拔较低,在500米以下,故A项符合题意。
2.此题关键建立在小题1的岩溶地貌判断准确上,对于岩溶地貌的成因不难掌握。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岩溶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此外还包括瀑布、峡谷(V型谷);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U型谷、刃脊、峡湾、冰蚀湖等;风力堆积形成的主要有沙丘、沙垄等等;海水堆积地貌有有水下堆积阶地、海滩、泻湖、水下沙坝等。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沿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1)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
(2)地形区的名称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地形区所属的干湿地区:C地形区属___________,D地形区属___________。
(4)C地形区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____。就土地资源状况而言,该地适于建成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受地形、气候、土壤因素等共同作用,各地形区形成一种相应的主体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北—东南
(2)A内蒙古高原;B大兴安岭;C松嫩平原;D长白山地
(3)半湿润;湿润
(4)黑土;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操作
(5)A畜牧业;B林业;C种植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⑴ 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2分)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⑵ 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凸向、走向和疏密程度等方面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⑶ 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3分)
⑷ 描述乙地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参考答案:
⑴ 东北—西南 C (2分)
⑵ 数值变化:南高北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20米
B.40米
C.55米
D.110米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仔细观察,可以看到PQ之间的两条等高线其实是一条,都是50米等高线,河谷位于这两条线之间,P、Q两点的海拔是100米,所以与其下溪谷的高差范围是50-100之间,所以C对。A、B、D错。另根据公式计算,P或Q与溪谷之间只有两条等高线,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也可得到相同结果。
2.根据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断桥下水流由东南流向西北。甲、丙位于河流下游,所以A错、C错。丁处在河流上游方向,地形是山谷,但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可以判断丁处水流流向东北,不经过桥下,D错。乙在河流上游,且乙处 是山谷,乙处的水流经过桥下,所以最有可能来自乙处。B对。
考点:等高线图,高差计算,河流流向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农业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