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是:( )
A 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 南极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因为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产生了黄赤交角。因为黄赤交角存出,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移动到北回归线,最南可以移动到南回归线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往返移动被称之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月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北方某朝阳房屋阳光照射情况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分)
(2)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的 作用所致。
(3)地球公转到图中A、B、C、D处中的 点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在 点位置时,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长。
(4)此图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5)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11点时,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6)地球由图中B公转到D期间,窗外天亮的时间为(2分)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C.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D.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参考答案:(1)逆时针 (2分)(2)散射 (3)A C
(4)两 地球 (5)135?E (6)D(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第(2)题,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天亮时间早于日出时间。
第(3)题,地球公转到冬至日这天,我国北方正午射进屋内阳光面积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与图中A点位置对应;在夏至日这天,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长,夏至日与图中C点位置对应。
第(4)题,由图可知,此图共包括两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地月系,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第(5)题,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11点时,说明东经120度地方时为11点,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说明当地地方时为12点,根据时间差求经度差,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东经135度。
第(6)题,由图可知,地球由图中B公转到D期间,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先北移后南移,故窗外天亮的时间为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考点:地球的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二分二至日的判断,解答本题还应该注意提干中提到的房屋的位置在我国北方。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下图为“2010年12月22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共6分,每空1分)

(1)这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天气系统)的控制,太原此时的天气特征为 。
(2)①②两地中降水概率更大的是 ,③地此时吹 风。
(3)下面三图能表示此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 图;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

参考答案:
(1)高压(反气旋) 寒冷晴朗
(2)① 偏西风(西南风)
(3)甲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北部等压线密集且中心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受此高压中心影响,太原盛行偏西风(西北风),寒冷晴朗。
(2)①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易形成降水;②位于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不易形成降水。③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东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形成偏西风(西南风)。
(3)此时为2010年12月22日,是北半球冬至日,甲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乙图中昼夜平分,为二分日;丙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因此三图能表示此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甲图。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考点:冬夏季气压中心、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和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昼夜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为晨昏线,请在该图中用
绘出夜半球的范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 ,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
(2)此时图中C点为 时,该日C点日出为 时。
参考答案:
(1) 南纬23.5 昼短夜长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2) 12 6
本题解析:

(1)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一侧。
由题中图可知,甲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短夜长。
(2)由(1)题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b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所在的经线也是18点,与c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差是90°,时间差是6小时,c点在西,所以18点-6小时=12点。C点在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12小时,因此日出是6点。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1.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 和 ,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具有 、 和近圆性特征。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即地球处于甲
图中 位置时,速度较 。
2.当地球公转从甲图④运行到①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3.甲图中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③时,全球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4.乙图中的“某地”位于(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当乙图中某地昼长由b到c变化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参考答案:
1、金星 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 ④ 慢(小)2、 A 3、太阳直射在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4、C 5、(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本题解析:
(1)主要考查了八大行星的位置和特征;公转轨道上速度的变化及位置。
(2)甲图④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①为秋分日,当地球公转从甲图④运行到①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3)甲图中地球运行在位置③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4)乙图中的“某地”为北半球某地,出现极昼和极夜,可以判断该地为北极圈。
(5)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由b到c变化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