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一组世界某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2.甲地与乙地气候相比
A.土壤、水源
B.风向、地势
C.光热、降水
D.地形、河流
E.甲地温差大
F.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G.乙地降水量大
H.乙地最热时间比甲地早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甲位于欧洲西部,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条件差;乙位于中亚,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少雨,水源缺乏。选择C项。
2.甲是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均匀;乙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2.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3.由b城市直线到d城市,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E.a工业区
F.b工业区
G.c工业区
H.d工业区
I.逐渐减少
G.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逐渐增加
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1)图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恒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2)c位于德干高原,被称为“亚洲硅谷”,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3)由b城市直线到d城市,中部地势高,b位于迎风坡降水比较多,d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比较多。由b城市直线到d城市,随着高度的变化,降水先减少,后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钢铁工业受区位因素的影响,区位是发展变化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世界钢铁工业受其区位因素的影响,布局变化的基本规律是2.根据下面钢铁工业布局主要区位因素分析,下列钢铁企业所在地排序正确的是?
市场——①——交通?原料——②——燃料
政策——③——原料?交通——④——原料
A.20世纪初多指向煤炭产地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规划建设在港口
C.最早多指向铁矿产地
D.目前,多在既有煤炭,又有铁矿的地方建厂
E.①攀枝花②武汉③上海④鞍山
F.①武汉②攀枝花 ③鞍山④上海
G.①鞍山②上海③攀枝花④武汉
H.①上海②鞍山③攀枝花④武汉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为由原料—交通—市场。钢铁工业最初布局在原料丰富,如铁矿石丰富的地区,二战后,钢铁工业主要布局在港口,便于运输,接近于消费市场,为临海型工业布局。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钢铁工业的布局原则。上海的工业布局属于临海型,鞍山,攀枝花主要是资源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是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B.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E.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F.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G.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H.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分布。甲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乙位于小兴安岭山地,适合发展林业,丙地位于松嫩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丙地位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规模大,适合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所以生产特点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在华机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现阶段,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A.地区总部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B.地区研发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C.地区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D.地区联系程度西部强东部弱
E.研发能力低
F.地区联系弱
G.交通通达度低
H.劳动力数量少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区总部和地区研发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地区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地区联系程度东部强西部弱。
2.电子信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现阶段,从图中信息可在,珠三角地区该产业的研发能力较弱,因而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研发能力低。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和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