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分布位置判断,图中①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水循环弱,A错。②地是地中海气候,水循环较强,B错。③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水循环较强,C错。④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水循环最强,D对。
【小题2】甲地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较小,①气温日较差大,A错。 乙气温日较差大,②地冬季气温日较差小,B错。丙地气温日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小,与③ 相似,C对。丁地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小,④地气温日较差小,D错。
【小题3】若①②分别位于温带和热带,则①昼长变化幅度一定大于②,昼长不一定大,A错。若①②分别位于热带和温带,则①②纬度和小于90°,B错。若①②分别位于热带和寒带,则①②纬度和可能为90°,C对。若①②分别位于寒带和热带,则①②纬度和可能大于90°,也可能小于90°,D错。
考点:水循环,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五带的划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哪些从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中选择?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联系了四大圈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5~17题。
小题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
B.气温低
C.蒸发快
D.用水多
小题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是2.从岩层弯曲的形态判断,甲所示的地质构造是3.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②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A.①—下渗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降水
E.地堑
F.断层
G.背斜
H.向斜
I.②④
G.①③
③④
①②
参考答案:1. C
2. D
3. D
本题解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图中①为地表径流,②为降水,③为水汽输送,④为蒸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从岩层弯曲的形态判断,甲所示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示的地质构造是向斜。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咸海为世界第四大水体,水源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发展。?
1.乌拉尔河参与哪一类型的水循环?判断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乌拉尔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见,咸海面积在不断地缩小,原因是什么?其导致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内陆循环;乌拉尔河最后注入里海,里海是内陆湖
2.积雪融水;春季径流量最大
3.自然因素:该地区降水少,河流稀少,咸海的水源补给量小;深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人为因素:工农业生产大量利用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减少了咸海的补给水量;全球变暖加剧了该地区的干旱;沙尘暴(土壤盐碱化或生物多样性破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