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日本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新城建筑在
A.京滨工业区
B.濑户内海工业区
C.阪神工业区
D.北九州工业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日本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新城建筑在日本的南部,九州岛的京滨工业区。选择A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依据德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情况,回答1~4题。1.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2.新企业不愿落户综合整治前的该国传统工业区是因为该区3.该国传统工业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其原因是4.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该国传统工业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
E.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F.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G.基础设施陈旧
H.通信服务落后
I.荷兰海边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G.荷兰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荷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4.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德国鲁尔区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包括: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而不包括丰富的铁矿资源。
2.影响新兴工业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科技、高速交通和环境,而整治前的鲁尔区环境污染严重,故不适宜新兴工业区布局。
3.德国把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鹿特丹运入的铁矿。
4.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我国沪宁杭地区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德国鲁尔区为工业区,且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故①②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基本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的基本概况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区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完成题。
1.下列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该工业区初步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对环境的影响是
A.主导工业部门是采掘工业
B.工业区位选择属于动力导向型
C.工业区发育程度较低
D.工业区专业化联系紧密
E.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F.实现资源输入减量化
G.污染转移量增大
H.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控制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该地区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其主导工业部门应为钢铁工业,工业区位选择应属于原料导向型;重工业区发育程度一般较高。而结合图示该工业区前一工业部门的产品包括废弃物是另一工业部门的原料,企业之间有着紧密的投入与产出联系,说明该工业区专业化联系紧密;
2.该工业区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可以对资源充分利用,节约资源,实现资源输入减量化。
考点:本题考查循环经济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示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主要的发展条件,并结合循环经济的意义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9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2.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①增大就业压力 ?②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促进技术创新?④改变能源政策
A.集聚现象
B.科技与信息联系
C.产业升级现象
D.产业转移现象
E.①②
F.③④
G.②③
H.①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卷分析:
1.图反映了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涉及天津、成都、沈阳、廊坊等地,是美国企业将生产的部分转移到中国的产业转移(典型的工业分散)现象。
2.这样的产业转移,对于我国这样的迁入国,可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飞机生产技术革新的作用,而对于能源消费及政策的影响较小。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及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利用图示信息,结合产业布局特征和产业转移的影响,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
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其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