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① B.④ C.⑤ D.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工业联系。机械工业需要大量的钢材,从产业联系的角度分析,应布局在钢铁工业区附近,同时机械工业应与古迹和老城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住宅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一般和文化区风景区结合在一起,环境优美。⑥位于高新产业区附近,位于河流上游,环境质量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图中①位于文化古迹与钢铁工业区之间,应布局绿化隔离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演变特点是:
①?;
②?。
(2)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城市用地基本上是沿L1、L2两条轴线分别向?、向?(方向)拓展。
(3)上图中L1、L2轴线上及其两侧的地价变化特点分别是:
①?;
②?。
影响南京市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4)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依次排列为?。
参考答案:(1) ①中心商业区由南向北迁移;②商业区的范围越来越大或商业用地规模扩大。
(2)西北、东。
(3) ①沿轴线地价从城市中心向外递减;
②地价从轴线向两侧降低。距离市场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的高低。
(4)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化。
(1)结合图示反映商业区的规模和位置的变化。
(2)地图上的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示L1、L2两条轴线的延伸方向为向东和向西北。
(3)图示L1、L2两条轴线上的地价变化主要呈现从市中心向外的变化和交通线沿线与两侧的变化,反映影响城市地价分布的基本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4)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布局于城市中心,住宅区付租能力次之,分布于商业区外围,而工业区付租能力最低,且有一定的环境污染,故分布于城市的边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防护带中最有可能设置(?)
A.公园
B.体育馆
C.消防车库
D.商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合理规划。防护带内可设施一些临时性、少数人使用的设施。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中是某城市的模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A—F中,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代表工业区的是?;代表低级住宅区的是?,代表高级住宅区的是?。(填代号)
(2)在图例①-④中,①类用地的建筑高度与距离市中心的关系一般是
原因主要是?。
(3)①类用地中超市多分布在高楼的底层,原因主要是?。
②类用地的主要作用是?。
③类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纷纷被迫向市区外缘迁移,原因主要是?。
参考答案:(9分,每空一分)
(1)D? A? C? F
(2)距离市中心越远,高度越低(负相关)
距离市中心越近,地价越昂贵,楼房建筑高度越高
(3)①高楼底层通达度较好,能够 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
②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
③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D区建筑物高大密集,而且位于市中心,所以D代表中心商务区的,A区位于城市外围,距离市中心较远,而且占地面较大,所以代表工业区的是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离工业区较近,有利于工人上下班,节省交通费用,所以C代表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位于城市外围环境较好的地区,所以F代表高级住宅区。
(2)在图例①-④中,①类用地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达密集,属于商业用地,市中心地价昂贵,其建筑高大密集,随着土地租金由市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建筑物的高度逐渐降低,所以①类用地建筑物高度与距离市中心的关系呈负相关,一般是距离市中心越远,高度越低。
(3)①类用地为商业用地,超市主要销售日常用品,货物流通量大,客流量也大,布局在高楼地上一层至二层或地下一层,进出方便,通达度较好,有利于商品运进,方便顾客购物。
②类用地布局在工业区和城区之间,应为城市绿化用地,主要功能作用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
③类用地为工业用地,城市外围土地租金低,向市区外缘迁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远离城区,可以减少对城区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38、39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地附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商品粮基地
B.乙地附近有我国位置最东的商品粮基地
C.甲地附近的农业基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
D.乙地附近的立体农业非常发达
小题2:有关甲乙两地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雄厚
B.乙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C.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乙地先于甲地
D.在两城市的水运交通方面,乙地优于甲地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甲位于哈尔滨附近,乙位于广州附近。甲位于松嫩平原,我国最北的商品粮基地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也是我国位置最懂的商品粮基地;甲区域土地规模大,较为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珠江三角洲主要以基塘农业为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甲乙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基础好。乙地为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运发达。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传统工业区和新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