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经纬线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此刻,甲地地方时为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86°S,80°W)的区时是
A.6时
B.9时
C.21时
D.15时
E.7日21时40分
F.7日22时
G.8日3时20分
H.8日8时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分析。由条件可推断图示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为180°线,另一条为0时线;若甲所在经线右侧的日期分界线为180°,那么左侧的日期分界线为0时线;推断甲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但甲所在经线不与晨昏线相交;故甲所在经线右侧的日期分界线不是180°经线而是0时线;则甲地地方时为21时。根据甲地地方时为21时 其左侧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则甲地经度为90°W;可求某地(80°W所在西五区)区时。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据此完成问题。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地震波波速变化处,说明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
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速度大于纵波
E.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F.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G.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H.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卷分析: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横波能通过软流层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速度都小于纵波。故选A项。
2.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两个界面分别是地壳和地幔、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而地核内部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地震波的传播特征,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地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造成图中等温线分布形势的主要原因是2.图中甲地的自然带类型是3.图中海域附近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该渔场的成因是4.近年来发生频率越来越快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海陆差异
B.纬度差异
C.地形特征
D.洋流的影响
E.热带沙漠带
F.热带草原带
G.热带雨林带
H.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I.寒暖流的交汇
G.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由于季节变化导致上下层海水间的运动
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甲地平均气温下降
甲地更加干旱
甲地暴雨成灾
沿海渔场渔获量大增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4. C
本题解析:图中等温线南北延伸,且关于中间对称分布,可知此为受山地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温度分布特点;根据上题及图中经纬度关系,可知甲处是南美低纬度西海岸热带沙漠带;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天气发生剧烈变化,通常引起南美西海岸暴雨成灾,同时可能引起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是北半球某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人海口处,常因天文潮汐引发海水倒灌,河水盐度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咸潮。咸潮在该河口最易发生的季节是2.每年冬季,澳门、珠海等珠三角城市都会受到咸潮威胁,从而导致饮水安全问题。咸潮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与该季节珠江流域的旱情严重有关
F.与东南季风风力最大有关
G.与台风的影响有关
H.与天文潮汐潮差变大有关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咸潮。
1.结合该地区位于北半球35°附近的大陆东岸,故其气候类型诶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少,故河口流量较小,则易导致咸潮危害。
2.咸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河口地区水量减少,而导致海水沿河流或地下水倒灌。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 )
A.东部
B.西部
C.北部
D.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