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盛产

A.冬小麦
B.柑橘
C.青稞
D.甜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从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征看,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柑橘生长在亚热带,B错。青稞生长 在青藏高原,是独特的高原气候,C错。图中4、5月份降水少,蒸发量大,容易造成干旱灾害,符合华北地区春旱的特征,所以图示区为华北地区,主要作物是冬小麦,A对,华北地区是暖温带,甜菜适宜生长在中温带,D错。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水稻不能生长在2.不属于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E.小农经营
F.水利工程量大
G.机械化水平低
H.单产高,商品率高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分布的气候特征为雨热同期,故地中海气候不适宜。
2.亚洲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主要分布于人口稠密地区,故商品率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基于GIS中国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图”,回答问题。
1.限制南北农牧交错带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下列关于中国农牧交错带不正确的说法是
A.南方为水分、北方也为水分
B.南方为热量、北方为水分
C.南方为光照、北方为水分
D.北方为光照、南方为水分
E.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F.涵养水分、净化江河的源头
G.国家能源资源的主要基地
H.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1.读图看出,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年降水量 400 mm 地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应是水分。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海拔高,限制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为热量。
2.农牧交错带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但环境作用不容忽视。
点评:本题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石油开采活动应
[? ]
A、接近于消费市场
B、接近于原料地
C、靠近交通便利地区
D、接近于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农业优势指数是指某省区的农业产值占该省GDP的比重,其比值越高反映了该省农业实力及其在地区经济中的贡献能力越强,读图,回答问题。
1.海南省农业优势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①光热丰富,气候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②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险冷藏技术的发展
③资金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④劳动力素质高,政策的扶持2.1990年以来,广东省农业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①城镇建设占用土地,农业用地减少
②政策优势下降,生产成本提高
③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导致农业减产
④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E.①②
F.①③
G.①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1.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为热带气候,故光热资源充足,作物可一年三熟;且随着交通和冷藏保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得以开拓,故农业优势明显。
2.1990年由于海南省设经济特区,故经济建设加速,故主要从社会经济建设对农业的影响角度考虑,①③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