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B.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的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30°N附近为副高控制,副高以北为西风带,以南为东北信风带。B正确。
【小题2】M地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冬雨夏干,形成地中海气候。B正确。
考点:三圈环流与气候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P处有一个探空气球。该气球的运动趋向最可能是( )
A.向东南方向
B.向西北方向
C.向西南方向
D.向东北方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高空中M为低压中心,N为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N指向M,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向右偏,形成东南风,在其吹拂下,气球向西北方向运动。
考点:风向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地面冷热不均
D.高低空之间的空气对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四幅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的基本特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故城市热岛效应,市区形成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形成环流,故A正确;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陆地上应为下沉气流,海洋上形成上升气流,C错误;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应为上升气流,海洋上形成下沉气流,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一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