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1~3题。
?
?1.天池是一个美丽的湖泊,其成因是
[? ]
A.受内力作用影响,地层下陷积水成湖
B.处于火山口,四周高,中间低,积水成湖
C.海区自然封闭后地壳抬升积水成湖
D.泥沙淤积阻塞河道积水成湖
2.有关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区季节性河流的补给是以冰川融水为主
B.该区域河流的流向总体为由中间向四周流
C.图示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D.天池是内陆湖
3.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水流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B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该图表示为热力环流图,甲、乙、丙、丁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
(2)若该图表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则④表示___________。
(3)若该图表示为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则该海区在______半球,按其性质分①②③④中属于寒流
? 的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乙
(2)水汽输送
(3)北;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海—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是(? )
A.大气降水
B.海水蒸发
C.季风环流
D.洋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海水的蒸发使海洋失去热量,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凝结时,它将热量释放出来,这就是海—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湖泊是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质、生物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并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一般来说,湖泊是指陆地上低洼地区储蓄着大量而不与海洋发生直接联系的水体,因此,凡是地面上一些排水不良的洼地都可以储水而发育成湖泊。
材料一?中国部分水系图

材料二?世界某水域C的变化

(1)与古代相比,A、B两湖泊面积缩小了很多,但近年来这种趋势在减弱。请分析原因。(8分)
(2)利用材料一说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对葛洲坝的有利影响。(6分)
(3)分析水域C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12分)
参考答案:(1)与古代相比,A、B两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洞庭湖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含沙量增加,长江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床抬高:人类围湖造田。(6分)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退耕还潮,退耕还林等),所以减小趋势受到遏制。(2分)
(2)使葛洲坝水量较稳定(特别是枯水期时),发电量增加;拦截了上游的泥沙,减少葛洲坝的泥沙淤塞,延长其使用寿命。(6分)
(3)特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2分)
原因:威海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工农业大量引用河水,使汇入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小。(6分)
问题: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的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任答两点,每点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水循环中
[? ]
A.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冬季风是其主要动力
B.②环节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③环节是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④环节蒸发的水汽全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