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A.年降水量增大 B.上游围湖造田 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①的补给量和降水量一致,是降雨补给。②在春夏季节补给,是冰雪融水补给,③比较稳定,是地下水补给。
小题2: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夏季积雪减少,补给量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能
小题2: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小题3:图中①的作用是
A.使沿岸地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增强
B.为陆地提供水循环所需要的能量
C.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源泉
D.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
小题4:下列关于水循环各环节中,对“水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②大于④
B.①大于②
C.③等于②④之和
D.⑤大于①
小题5:图中⑤产生的地质作用表现为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地壳的水平运动
D.变质作用
小题6: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A.水利水害双重性
B.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C.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D.补给的循环性
小题7:地球上的所有水体都参与着水循环,不同水体循环的周期是不同的。下列水体中,水循环周期最短(水循环最快)的是
A.冰川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小题8:改造不稳定径流,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植树造林
小题9:为了解决深圳及香港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深圳建设了东江引水工程,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改变了
A.海水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输送
D.降水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A
小题5:B
小题6:D
小题7:D
小题8:B
小题9: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辐射能。太阳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①为水汽输送,我国夏季吹东南季风,将海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水循环的意义。图中①为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使陆地冬天气温升高,夏季凉爽,海洋性的特征增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4: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水循环中90%的水汽参与海上内循环,所以②大于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5:图中⑤环境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作用为外力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6:根据图示:图中显示地球水体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水资源具有补给的循环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7:地球上的所有水体都参与着水循环,不同水体循环的周期是不同的。水循环周期最短的为河流水,为动态水资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8:改造不稳定径流,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库,调蓄水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9:解决深圳及香港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深圳建设了东江引水工程,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改变了地表径流输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分)
?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
(3) 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使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交换和________迁移。
参考答案:
(1)略
(2)C 更新
(3) 能量 物质
本题解析:第(1)题A表示陆地水的蒸发;C表示海洋向陆地的水汽输送;D表示海水的蒸发。第(2)题我国夏季东南风是把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此环节是C,它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第(3)题水循环的过程中水携带物质,水有三态的变化及水温的变化,所以在四大圈层中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点评:本题结合水循环图考查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意义,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会绘制水循环图,识记各环节及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参考答案:
小题1:蒸发量;回归线
小题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
小题3: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小题4:蒸发量;降水量;人海径流量
本题解析: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温度比较高的地区蒸发量也相对比较大。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径流量大小、洋流、结冰和融冰等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运动》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