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题。
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劳动力丰富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I.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G.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河流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A表示我国宁夏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利于糖分积累。
2.引起土壤盐碱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而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故选B项。
3.图示B地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自然植被为草原,但由于人类活动过度破坏植被而导致了土地退化。
考点:本题考查了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以我国西北某区域为载体考查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时要结合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果实质量高;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某地春分时正午太阳高度为50°,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该地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90°E
B.50°N,120°E
C.40°N,150°E
D.50°N,90°E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50°一定是在南北40度线上。北京时间为12点时,该地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说明它与北京的时差为2小时,经度差30度,其经度为90°E。结合选项即可选出答案
点评:本题涉及到时区、区时的换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这对高一的考生来说本身有一定的难度 ,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W。假定东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时间为
A.5日上午5时20分
B.7日下午6时20分
C.6日上午5时20分
D.5日下午6时20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时间东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甲地经度为15°W,为西一区,两地相差6小时,所以甲地时间为(6日0时20分-6小时=)5日下午6时20分,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图所示,图中ACB为晨昏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从B地到A地飞行最近的路线,应该沿(?)
A.BMA线
B.BCA线
C.BEA
D.BDA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