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9 13:52:57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却在20 m以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小题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其生长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植物根系发达,是为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而高度较低,则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故该种植物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的地区。①图为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和半干旱过渡地带,植被也处于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②为沙漠景观,气候干旱,会有该种植物的分布;③为南方的梯田景观,属于湿润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④为热带雨林景观,属于湿润地区。 小题2:由上题可知,该种植物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盛,面临严重的荒漠化问题;能源紧缺不属于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植被稀疏、降水集中且坡度大的地区,该地降水少,不会发生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植物对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具有指示作用的是 A.骆驼刺 B.矮牵牛 C.莲 D.油桐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作用。矮牵牛指示二氧化硫污染。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谚语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1~2题。 1、李商隐在《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写道“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体现了:①夜间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②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冻、③连续的阴天会导致降水天气、④晴天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热量多,不易形成霜冻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张籍在《塞下曲》中写道“胡风吹沙度陇飞,陇头林木无北枝……天寒山路石断裂,白日不销帐上雪。”这句诗体现了:①冬季风强劲、②环境的整体性、③人为开山修路,破坏植被、④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4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10分) (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4分)(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 (2)b地 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 C地 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
本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区位分析类题目,侧重对木材加工业和机场布局的区位分析,并探究不利影响,提出应对策略。第(1)题首先要明确所设问题有三问。对木材加工业的优势分析侧重原料地距离、交通分析;环境影响分析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考虑;其措施应针对环境问题本身,对症下药。第(2)题要理解问题指向,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b地有利因素是市场因素(人多),不利因素是占用大量农田、湿地;c地有利因素是可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因素是位置偏离大城 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据此回答: 小题1: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 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