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9 14:00:54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日益紧张,回答题。 小题1:下列引起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河流径流量小,且水污染严重?③人口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④开发历史悠久,水资源渐趋枯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小题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C.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河流径流量小等原因,人为原因包括人口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水浪费等。 小题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知识小结】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原因及解决措施 (1) 原因:自然原因:天然降水少,水资源较少。 人为原因: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水污染; ③用水浪费。 (2)措施:①跨流域调水;②修建水库;③节约用水;④防治水污染;⑤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⑥提高水价。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材料三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 (1)读图,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2分) (2)读图,简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平原为主;西、北、东部地势高,中部地势低。(2分) (2)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4分) (3)生产规模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答出4点得4分) (4)纬度位置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流汇集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分布。(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可知,根据图中高度表可知,图中地势西、东、北三面高,中部地势低;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有两个汛期,一个是夏汛,以降水补给为主,一个是春汛,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季气温在零下,河流有结冰期;该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搞,河流含沙量小。 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粮食商品高。 地处我国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河流众多;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松花江纬度位置较高,年平均气温较低,热量不足,蒸发较弱;同时,地下有冻土分布,不易下渗。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 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3.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潜水 D.承压水 E.1~2月 F.3~4月 G.6~7月 H.10~11月 I.a变大 G.b变稳定 a在丰水期变小 b在枯水期变大
参考答案:1. C 2. C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陆地水资源的补给关系。 1.能与长江水和湖泊水形成互补关系的是地下潜水。 2.图示a表示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发生于长江水位高时,即雨季,一般为6—7月。 3.由于鄱阳湖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故导致长江水和鄱阳湖水的互补量都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A.降水增加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下径流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