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C.二者都实现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
D.二者农场一般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为国有农场,而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属于私营农场,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概况,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下题。
1.在阶段I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E.地形的阻隔
F.水源不足
G.夏季气温偏高
H.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阶段I中,产值增长速度慢,这一阶段主要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工业产值增长慢。选C正确。
2.珠三角地区纬度低,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充足,自然条件优越;珠江水量大,利于航运,但受北部南岭东、西部的低山丘陵地形的阻隔,珠江航运里程主要在珠三角地区。所以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的阻隔。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渤海经济圈包括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环渤海经济圈未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找出相应解决措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2)资源较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
? 协作条件好;距离日本韩国经济发达区近。(只要答对其中的任何四点都可)
(3)主要问题:能源、水源供应紧张;大气和水污染严重。解决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 南水北调,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西电东送、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B_______和C_______。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是①?;②?。
(2)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______处,因为该处具备发展乳畜业的两个主要区位条件,一是???;
二是?。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特点(? )
A.农业区域专业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参考答案:(1)小麦?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每空1分,共4分)
(2) A?气候冷湿,土壤较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接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广阔(选项2分,原因2分,共4分)
(3) A?(2分)
本题解析:(1)图示BC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中部C为玉米带,玉米带的南北两侧B区域为小麦带。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2)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于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影响乳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为:市场、饲料。(3)图示反映美国农业生产的区域专门化生产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的农业带分布地区,进一步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正处于产业调整及再次提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表和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浙江纺织业虽然一直居于工业领头地位,但其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由1985年的25.9%下降到228年的17.2%。面对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加快,纺织等传统产业比重下降是任何一个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的。不过,即使在发达国家,传统产业也并未被完全抛弃或替代。


(1)综合比照江浙沪制造业类型,说明三省(市)制造业结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12分)
(2)分析上海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6分)
(3)针对目前浙江纺织业面临的困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对策。(8分)
参考答案:
(1)产业同构(趋同现象)(2分),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2分),缺少新兴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2分)。
类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类似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基础;类似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市场需求类似;改革开放后,共同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回答3点即滿分,每点2分)
(2)科技水平高;信息富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捷。(回答3点即满分,每点2分)
(3)纺织业适度向中西部和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延伸纺织业的产业链;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注重自主研发设计,创造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政府适当实行产业保护政策等等(回答4点即满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江浙沪主导制造业比较图,可以看出:产业基本相同;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缺少新兴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其原因是类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类似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基础;类似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市场需求类似;改革开放后,共同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2)上海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科技水平高;信息富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捷。
(3)针对目前浙江纺织业面临的困境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适度向中西部和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延伸纺织业的产业链;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注重自主研发设计,创造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政府适当实行产业保护政策等。
点评:本试题重在图表的阅读和对原因的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