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Q1—Q2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B.Q2—Q3企业成本增加最快 C.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 D.Q4—Q5企业收入增加最快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的比重最大,所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C对。资金、资源、技术所占比重在表中没显示,说明不占主要地位,A、B、D错。
小题2:读右图曲线判断,Q1—Q2企业成本高于收入,A错。Q2—Q3企业成本增长幅度 小,B错。 Q3—Q4企业成本低于收入,C对。 Q4—Q5企业收入增加稳定,企业成本增长最快,D错。
小题3:读图,根据材料^91考试网式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可以看到,当生产量在Q4?处,企业的利润最大,所以要维持的生产量是Q4?,D对。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上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小题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小题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中关键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可知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按综合指标划分的。答案应选C。
小题2: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区域内部具有统一性;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间界线不一定是明确的,如生活区、文化区等,只有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所以答案选A。
小题3:之所以能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就是因为区域间有差异,所以题干中所划分的四个功能区,是主要体现区域差异的;区域的开放性是指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区域的开放性特征,便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没有阶段性特点。所以答案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城市?(?)?
A.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
B.有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C.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D.位于我国中部,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
小题2:图中甲、乙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A.稀土工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图示的交通线和省区轮廓、河流、城市分布等判断①城市为武汉,位于长江中游,A错误;八一起义位于江西南昌,B错误。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C正确。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错误。
小题2:图示甲乙两省区为湖南省和江西省,为我国有色金属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且水能资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地面状况
C.黑龙江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海陆位置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
小题2: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特征。
小题1: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是受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的影响,A错误;庐山成为避暑胜地是由于地势高,故B正确。漠河成为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由于纬度高,受冬季风影响强,C错误;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由于地势高,D错误。
小题2:农业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 成题。
小题1:图示黄河河段: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小
D.无凌汛现象
小题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矿产资源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②消除城乡差别 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的黄河河段位于华北地区,受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故该河段的汛期也主要出现在7、8月份;该河段最冷月气温低于0℃,又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该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小题2: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有利于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优化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还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黄河的水文特征。(2)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3)明确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