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水的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0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竣工输水,届时北京人将喝到长江水。回答19~20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的比较
?
方案
东线
中线
西线
?
路线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送水到北京、天津(京广线)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
水源区影响
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航道淤积。
?
供水区影响
缓解工农业缺水问题,污水污染加重
?
评
价
优
点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可自流供水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
缺
点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
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很大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供水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目前在丹江口水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减少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导致长江流域水量不平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洋流
D.下垫面
【小题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要注意题目问的是根本因素。.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答案选B。
【小题2】仔细读图,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A错;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B对;南纬55°附近,大陆上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出现峰值,C错;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D错。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规律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小题2: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A.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B.提高地面透水能力
C.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地下径流受降水的影响小,径流最稳定,④为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水库具有调节径流作用,河流的流量变的平稳,③为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城市化使得地表硬底化,下渗作用小,径流短时间集中河流中,洪峰高,①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①为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选C。
小题2:内涝形成的原因除了降水量大等自然条件,主要的是由于城市化导致,城市化地表硬底化,下渗作用少,所以必须人口强化下渗作用,即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 |